抛球乐 [ pāo qiú lè ]
同“抛毬乐”。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
王永民 [ wáng yǒng mín ]
王永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五笔字型”,以多学科之集成和创造,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
六陵 [ liù líng ]
指 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永茂陵、永穆陵、永绍陵,乃 南宋 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 的陵墓,在今 浙江…
法数 [ fǎ shù ]
(一)、法度术数。(二)、佛教指按数字对教义的分类,如三界、四谛、五蕴、六度、八正道、十二因缘、五位七十五法等。也称…
寫字 [ xiě zì ]
书写文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又会写字,难得!难得!」写书法。《红楼梦.第二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
法供 [ fǎ gōng ]
佛教语。谓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魏书·释老志》:“ 承明 元年八月, 高祖 於 永寧寺 ,设太法供,度良家男女为…
乾清宫 [ qián qīng gōng ]
宫殿名。在 北京 故宫内。建于 明 永乐 十八年。清 康熙 前,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雍正 以后,皇帝移居 养心…
余尧臣 [ yú yáo chén ]
明、永嘉人,字唐卿。元末寓居吴中,与高启、王行等称十才子。初为张士诚客,士诚败,与徙濠梁。洪武初,放还,授新郑丞。见…
于成龙 [ yú chéng lóng ]
1.清、山西永宁人。字北溪,諡清端。率乡勇平定土贼,用兵如神,志行清廉。当时称清官第一,官至两江总管。见《清史稿·卷…
趺踝 [ fū huái ]
脚背和踝骨。指趺坐。《法苑珠林》卷二十:“ 永明 七年二月八日,於西第在内堂法会,见佛从东来,威容显曜, 文宣 望身…
丁潭 [ dīng tán ]
晋人。司徒固之孙。字世康,諡简。与同郡之孔愉字康茂、张茂字伟康齐名,号会稽三康。太兴中,官东阳太守。成帝时为侍中,苏…
字学 [ zì xué ]
(1).小学,文字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故《説文》至今为字学之宗。”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
李玉 [ lǐ yù ]
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副榜举人。作有传奇约四十种,今存《一捧雪》、《人兽关》…
堆墨 [ duī mò ]
谓点画肥重的大字。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书画》:“ 陈文惠公 善八分书,变古之法,自成一家,难点画肥重,而笔力…
井字 [ jǐng zì ]
谓形如井字也。《周礼·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注:「其制似井之字,因取名焉。」;唐、阎苑〈述贤亭赋〉:「按,…
丁川 [ dīng chuān ]
明、浙江新昌人,字大容。天顺进士,官监察御史,后至佥都御史延绥巡抚,进〈安边十策〉。见《国朝列卿纪·卷一百二十八》、…
钱泳 [ qián yǒng ]
人名。(公元1759~1844)字立群,号梅溪,清代书法家。工于八法,尤精隶古,兼长诗画。着有《说文识小录》、《守望…
抛毬乐 [ pāo qiú lè ]
(一)、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
五行四柱 [ wǔ háng sì zhù ]
指排八字算命。旧时星相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合四柱之干支为八字;再按五行生克的说法加以推算,故称“五行四…
垂柳格 [ chuí liǔ gé ]
垂柳格 格规:谜底须用五字以上的句子。 格法:用‘下楼格’法。将谜底前面的(两个字以上)少部…
顔法 [ yán fǎ ]
指 唐 颜真卿 的书写技法。明 李日华《李君实评帖》:“余为詮注曰:‘勒字,颜 法也。’”清 安歧《墨缘汇观录》卷二…
保希贤 [ bǎo xī xián ]
清、江苏通州人,字兰馨,号杏桥。贡生,嗜书画,精鉴识,仿颜真卿书法,尤擅小楷。见《国朝耆献类徵·卷四百三十八》。
犯太岁 [ fàn tài suì ]
犯太岁(太岁爷头上动土),是普通老百姓的通俗叫法。在命学中,专业的叫法是冲克岁君,就是指本命八字中有与岁君流年天干相…
八法 [ bā fǎ ]
(一)、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
析字 [ xī zì ]
(一)、辨析字义。(二)、修辞学上辞格的一种。即根据字的形、音、义,进行化形、谐音、衍义等的修辞手法。主要方式有离合…
【词语拼音】yǒng zì bā fǎ
【词语解释】以“永”字八笔为例,阐述正楷点画用笔的一种方法。其法称点为“侧”,横为“勒”,直笔为“努”,钩为“趯”,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笔为“磔”。后人亦将“八法”两字引申为“书法”的代称。参阅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