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 [ sāng má ]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
笋皮 [ sǔn pí ]
亦作“笋皮”。笋壳。 北周 庾信 《入道士馆》诗:“野衣缝蕙叶,山巾篸笋皮。”一本作“笋皮”。 唐 高适 《渔父歌》…
羽衣 [ yǔ yī ]
(一)、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汉书·郊祀志…
白閤道者 [ bái gé dào zhě ]
麻衣道者的别称。宋僧,善相术。宋周密《齐东野语·李泌钱若水事相类》:“又若水謁陈希夷。曰:‘子神清气一,可致神仙。’…
麻制 [ má zhì ]
唐 宋 委任宰执大臣的诏命。因写在白麻纸上,故称。唐 康骈《剧谈录·刘相国宅》:“是时 昇道 郑相国 在内庭,夜草麻…
星冠 [ xīng guān ]
道士的帽子。 唐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诗:“萧萧白髮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四折:“…
戎士 [ róng shì ]
将士;兵士。《左传·成公二年》:“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管子·小匡》:“食必粱肉,衣必文绣,而戎士冻飢。…
道廕 [ dào yìn ]
庇覆之大恩。道,敬词。《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远,缅寻…
道荫 [ dào yīn ]
庇覆之大恩。道,敬词。《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远,缅寻…
吴伟 [ wú wěi ]
明代画家。字士英、次翁,号鲁夫、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官至锦衣卫百户。擅画人物,笔势奔放。亦工山水,晚年技法有…
酒痕 [ jiǔ hén ]
沾染上酒滴的痕迹。 唐 岑参 《奉送贾侍御史江外》诗:“ 荆 南 渭 北难相见,莫惜衫襟著酒痕。” 宋 陆游 《剑门…
麻衣道者 [ má yī dào zhě ]
宋时善相术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钱若水为举子时,见陈希夷於华山……希夷初谓若水有仙风道骨,意未决,命老僧者…
羽裳 [ yǔ cháng ]
(1).羽衣。道士所服。 明 何景明 《七述》:“左驂双龙右两螭,羽裳翩翻垂白蜺。”(2).即《霓裳羽衣曲》。 明 …
三品秀才 [ sān pǐn xiù cái ]
宋章珉的外号。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章学士珉为布衣,以宰相自许,高盖大马,盛服羣从而后出,润人谓之‘三品秀才’…
黄衣 [ huáng yī ]
1. 黄色的衣服。古代帝王、道士均穿黄色衣服。唐代宦官也穿黄服。《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参见“ 黄冠 ”…
柳庄相法 [ liǔ zhuāng xiāng fǎ ]
指流传于我国民间的明袁珙的相法。因珙号柳庄居士,故称。相法,又称相术,观人形貌、预测吉凶的一种方术。沉从文《顾问官》…
虺螣 [ huǐ téng ]
即螣蛇。 明 刘基 《赠道士蒋玉壶长歌》:“先生皮冠衣絳繒,桃枝七尺穿虺螣。三 茅真君 共嗟称,星根絶顶时同登。”参…
穿结 [ chuān jié ]
谓衣服洞穿和补缀。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簞瓢屡空。”宋 王禹偁《休粮道士传》:“復能不食累月,一裘穿结…
晕花 [ yùn huā ]
犹昏花。 萧红 《生死场》一:“ 麻面婆 踏进门,她去找另一件要洗的衣服,可是在炕上,她抓到了日影,但是不能拿起,她…
鼈壳扇 [ biē ké shàn ]
亦作“鱉壳扇”。形如鳖壳的扇子。一般用鹅毛编制。为道士随身用具。《水浒传》第十五回:“﹝ 公孙胜 ﹞白肉脚衬着多耳麻…
无衣 [ wú yī ]
(一)、没有衣着。《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
富贵衣 [ fù guì yī ]
传统戏中扮演贫士、乞丐一类人物的衣饰。俗称海青,又名道袍。全身黑色,破褶,上缀很多杂色小三尖块、方块和圆块,表示破蔽…
嬉皮士,嬉皮派 [ xī pí shì, xī pí pài ]
◎ 嬉皮士,嬉皮派 xīpíshì,xīpípài[hipp…
志道 [ zhì dào ]
(一)、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汉武内传》:“若其志道,将以身投饿…
趁体 [ chèn tǐ ]
犹合身。趁,通“ 称 ”。《西游记》第四六回:“怎么道士入柜,就变做和尚?纵有待詔跟进去,也只剃得头便了,如何衣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