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不堪贰 [ guó bù kān èr ]
国家受不了两属情况的存在。
无贰 [ wú èr ]
(一)、谓不要有二心;没有二心。《诗·鲁颂·閟宫》:“无贰无虞,上帝临女。”郑玄 笺:“无有贰心也,无復计度也。”《…
贰师城 [ èr shī chéng ]
汉 时 西域 大宛国 地名。出良马。《史记·大宛列传》:“宛 有善马在 贰师城,匿不肯与 汉 使。”明 宋濂《龙马赞…
参贰 [ cān èr ]
(一)、并列。汉 王充《论衡·案书》:“﹝《新语》﹞参贰经传,虽古圣之言,不能过增。”《明史·魏元传》:“臣闻君之与…
人臣无外交 [ rén chén wú wài jiāo ]
谓臣子无君命不得私觌他国君臣。《礼记·郊特牲》:「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注:「私觌,是外交也。」
衷正 [ zhōng zhèng ]
中正。《国语·周语上》:“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国语·楚语下》:“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
国卿 [ guó qīng ]
诸侯的正卿。《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国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鲁秋洁妇》:“力田不如逢丰年…
自及 [ zì jí ]
谓自作自受,自身遭受其祸。《左传·隐公元年》:“公子吕 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 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
疑贰 [ yí èr ]
(一)、亦作“疑二”。因猜忌而生异心。汉 刘向《上<於陵子>序》:“仲子 遁上遁民,舍车而徒,礪志洁身,亡有疑二者哉…
缺粮 [ quē liáng ]
食物短缺。如:「非洲有些国家,连年的天灾人祸,缺粮现象严重,人民苦不堪言。」
何堪 [ hé kān ]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卢 相 迈 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清 …
复又 [ fù yòu ]
犹言又;再一次。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卢 相 迈 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迈 笑而…
若之何 [ ruò zhī hé ]
(一)、怎么办。《书·微子》:“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左传·隐公元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明 李…
差堪 [ chà kān ]
略可。《天雨花》第四回:“两人下拜齐声哭,今日差堪报父亲。”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拙作销路如常,捏捏脚膀,…
岁蚀 [ suì shí ]
谓一年中财政支出多于收入。 梁启超 《论生利分利》:“国之总费,既过总殖,则势不得不蚀及全国之总母财,总母能几何?岂…
贰膳 [ èr shàn ]
(1).储备珍美的食品。《礼记·王制》:“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 孔颖达 疏:“贰,副也;膳,善…
守方 [ shǒu fāng ]
坚持正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堪嘉弟妹志坚刚,百折不回必守方。”
计功受爵 [ jì gōng shòu jué ]
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三国 魏 曹操 《让九锡表》:“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殞无从。”
设想 [ shè xiǎng ]
(一)、想象;假想:不堪设想。他提出了关于技术改造的大胆设想。(二)、着想:应该处处替国家设想。
议声 [ yì shēng ]
非议之声。《魏书·高允传》:“今殿下国之储贰,四海属心,言行举动,万方所则,而营立私田,畜养鷄犬,及至贩酤市鄽,与民…
缓报 [ huǎn bào ]
谓延迟报聘。聘,指诸侯之间的互相访问。《左传·襄公七年》:“季武子 如 卫,报 子叔 之聘,且辞缓报,非贰也。”杜预…
道路以目 [ dào lù yǐ mù ]
路上相遇,仅能以目示意。形容慑于暴政,敢怒而不敢言。《国语 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常刑 [ cháng xíng ]
一定的刑法。《书·费誓》:“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左传·庄公十四年》:“傅瑕 贰,周 有常刑,既伏其罪矣。…
兆勳 [ zhào xūn ]
清满州人。字佑扆,号牧亭,别号牧牛子,有《牧牛诗录》不堪持赠吟。见《国朝诗人徵略初编·卷四十一》、《国朝诗人徵略二编…
曜甲 [ yào jiǎ ]
炫耀武力。《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有所不堪者, 鲁国 孔融 ”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