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以德 [ ài rén yǐ dé ]
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和帮助人。《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君子爱人以德 [ jūn zǐ ài rén yǐ dé ]
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悖德 [ bèi dé ]
违反道德。《孝经.圣治章》:「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恩宠难回 [ ēn chǒng nán huí ]
恩德宠爱难以回报。
市爱 [ shì ài ]
谓求取别人怜爱。明 沉德符《野获编·佞倖·佞人涕泣》:“古人云:‘妇人以泣市爱,小人以泣售奸。’诚然哉!”《金瓶梅词…
爱树 [ ài shù ]
推爱及树。用以称颂好官的德政。语本《左传·定公九年》:“《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思其人,犹爱其…
孝德 [ xiào dé ]
尊祖爱亲的品德。《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贻爱 [ yí ài ]
(1).招人喜爱。 南朝 宋 谢灵运 《伤己赋》:“ 卞 赏珍于连城, 孙 别骏於千里。彼珍骏以貽爱,此陋容其敢拟。…
尊贤爱才 [ zūn xián ài cái ]
尊重和爱护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遗爱 [ yí ài ]
(一)、谓遗留仁爱于后世。《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
利他主义 [ lì tā zhǔ yì ]
一种道德原则和道德理论。历史上有仁爱的利他主义和利己的利他主义两种形式。前者主张把仁爱心作为道德的基础和标准,要求人…
五爱教育 [ wǔ ài jiào yù ]
中国各级各类学校以五爱为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在小学中,五爱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敬贤爱士 [ jìng xián ài shì ]
jìng xián ài shì 敬贤爱士(敬賢愛士)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晋书·张寔传》:“ 寔 字 安逊 ,…
五爱 [ wǔ ài ]
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49年公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把爱祖国、爱人民、…
桄充 [ guāng chōng ]
光大充实。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以道德言,彼虽亦有父子兄弟之爱,顾其爱不能持久,又不知桄充其爱。”
海夫 [ hǎi fū ]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蓀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后因以“海夫”喻爱好怪癖的人…
余爱 [ yú ài ]
(一)、未全部施与的仁爱。(二)、前人留下的恩德。
夙爱 [ sù ài ]
(1).遗爱。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以公昔在 衡皋 ,深留夙爱。仁恩可以怀猛兽,威名可以惧啼…
爱敬 [ ài jìng ]
(1).亲爱恭敬。《孝经·天下》:“爱敬尽於事亲,而德教加於百姓。” 唐 元稹 《唐故京兆府周至县尉元君墓志铭》:“…
舐犊 [ shì dú ]
老牛以舌舔小牛,所以示爱。喻人之爱其子女。
爱智 [ ài zhì ]
即哲学。 鲁迅 《坟·人之历史》:“夫 德意志 为学术渊藪, 保罗生 亦爱智之士。” 鲁迅 《科学史教篇》:“而学校…
爱棠 [ ài táng ]
《左传·襄公十四年》:“武子 之德在民,如 周 人之思 召公 焉,爱其甘棠,况其子乎?”杜预 注:“召公 奭 听讼,…
勿拜 [ wù bài ]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 所説。”郑玄 笺:“‘拜’之言‘拔’也。”召伯 有德政,人民爱之,不…
刘伶 [ liú líng ]
西晋沛国(今安徽淮北一带)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建威参军。爱好老庄哲学,作品以《酒德颂》最有名。
道德决定 [ dào dé jué dìng ]
道德决定视道德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整合学派的学者主张社会人群的道德水准、道德特质与道德愿望可以决定社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