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渡杭 [ yī wěi dù háng ]
用一条芦苇过河。
一苇 [ yī wěi ]
《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孔颖达 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
航苇 [ háng wěi ]
《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高亨 注:“杭,通‘航’,渡河。”后遂以“航苇”指小舟。 唐 独孤及 …
一苇杭之 [ yī wěi háng zhī ]
一苇:源出自《诗经·卫风·河广》。佛家也有一苇渡江,夸张写法意为一根芦苇。
一苇可航 [ yī wěi kě háng ]
(一)、一苇:一捆芦苇。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二)、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
河广 [ hé guǎng ]
河面宽广。《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文选.刘铄.拟古诗二首之二》:「河广川无梁,山高路难越。」…
衣冠南渡 [ yī guàn nán dù ]
(一)、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二)、指北宋末,宋高宗渡江…
斑马线摆渡车 [ bān mǎ xiàn bǎi dù chē ]
杭州接连出现两次飙车撞死人案,网友的创作热情也被激发起来。网友们都感觉现在过马路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于是有想象力丰富的…
杭绣 [ háng xiù ]
杭绣的概述 杭绣即杭州刺绣,亦称吉绣,起源于汉代,至南宋为极盛时期。当时的刺绣,一为“宫廷绣&rdquo…
石洞 [ shí dòng ]
岩洞。北周 庾信《明月山铭》:“风生石洞,云出山根。”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八三:“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
苏小 [ sū xiǎo ]
即 苏小小 。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 伍员 庙,柳色春藏 苏小 家。” 清 吴伟业 《楚云》诗:“…
赴召 [ fù zhào ]
应朝廷征召。《晋书·郗鉴传》:“ 鉴 不应其召,从兄 旭 , 郗 之别驾,恐祸及己,劝之赴召, 鉴 终不迴。” 明 …
憀慄 [ liáo lì ]
(一)、凄怆。汉 应瑒《正情赋》:“步便旋以永思,情憀慄而伤悲。”宋 苏轼《宿望湖楼再和》:“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
憀栗 [ liáo lì ]
1. 凄怆。 汉 应瑒 《正情赋》:“步便旋以永思,情憀慄而伤悲。” 宋 苏轼 《宿望湖楼再和》:“骚人故多感,悲秋…
颾颾 [ sāo sāo ]
1. 象声词。形容风声。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2. 风凛冽貌。 唐 白…
柳浦 [ liǔ pǔ ]
(一)、植柳的水滨。唐 赵嘏《西江晚泊》诗:“茫茫靄靄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二)、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帝丘 [ dì qiū ]
(一)、古地名。在今 河南 濮阳 县西南,相传为 颛顼 都城。公元前六二九年 卫成公 自 楚丘 迁都于此。战国 时名…
爱心斑马线 [ ài xīn bān mǎ xiàn ]
爱心斑马线,是杭州为警示“70码”事件在杭州多个路段设立的特殊斑马线。首条爱心斑马线2009…
梯航 [ tī háng ]
(1).梯与船。登山渡水的工具。 唐 吕温 《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翘企圣域,莫知所从,如仰高山、临大川,未获…
发洪 [ fā hóng ]
暴发大水。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唐 陆禋 《续水经》尝言,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生蛟龙属……其蛟破殻之日,…
名都 [ míng dū ]
(一)、著名的城市。《战国策·秦策二》:“伐 秦 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 齐。”(二)、著名的都城。汉…
第三野战军 [ dì sān yě zhàn jūn ]
解放战争时 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原为山东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华中解放区的新四军。1947年初正式组成 华东野战…
独竹漂 [ dú zhú piào ]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赤水独竹…
魅力之城 [ mèi lì zhī chéng ]
拼音: mèi lì zhī chéng 简介 魅力之城 魅力之城占地66…
曲水庵 [ qǔ shuǐ ān ]
拼音:qǔ shuǐ ān 简介 曲水庵位于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交芦庵之东、正等院之左。明祟祯元年(公元1628r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