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丁董 [ bù zhī dīng dǒng ]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丁董 [ dīng dǒng ]
1.后汉、丁原与董卓之并称。《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
董董 [ dǒng dǒng ]
(1).丰盛貌。 唐 柳宗元 《眎民诗》:“有作有迁,无迁无作。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2).象…
丁内艰 [ dīng nèi jiān ]
丁母忧。《陈书·司马暠传》:“﹝ 暠 ﹞年十二丁内艰。”《宋史·张齐贤传》:“﹝ 齐贤 ﹞丁内艰,水浆不入口者七日。…
懵懂无知 [ měng dǒng wú zhī ]
懵懂无知解释:懵懂:也作懵董。糊涂,不明了;对事物的模糊,没有认识到本质,只是粗浅了解,不明事理;懵懂与无知的意思一…
鹤吊陶母 [ hè diào táo mǔ ]
“及侃丁母忧,在墓下,忽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
深谿 [ shēn xī ]
深谷。《墨子·明鬼下》:“虽有深谿博林、幽涧毋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董役 [ dǒng yì ]
(一)、监督劳作。宋 孙升《孙公谈圃》卷中:“丁 之董役也,昼夜不息,每画一拱,燃蜡炬一枝。”宋 周密《齐东野语·汪…
青唐 [ qīng táng ]
(一)、即 青堂羌。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西羌 唃氏 久盗有古 凉州 地,号 青唐,传子 董毡 死。其子弱,…
招讨 [ zhāo tǎo ]
(1).招抚征讨。《新五代史·唐臣传·西方邺》:“ 荆南 高季兴 叛, 明宗 遣 襄州 节度使 刘训 等招讨,而以 …
丁忧交代 [ dīng yōu jiāo dài ]
官吏遭父母之丧时,交代他人代其职。清、顾炎武《日知录·礼制·丁忧交代》:「昔时见有司丁父母忧,闻讣奔丧,不出半月,近…
然乃 [ rán nǎi ]
犹然后。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象》:“夫能通古今,别然不,然乃能服此也。”汉 王充《论衡·讲瑞》:“三年之后,然…
蜑丁 [ dàn dīng ]
蜑人中的青壮年。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凡採珠,必蜑人,号曰蜑户,丁为蜑丁,亦王民尔。”元 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醉态蒙眬 [ zuì tài méng lóng ]
醉后神志迷糊,两眼半开半闭的样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董生》:“﹝女﹞笑曰:‘何如?醉态矇矓,不知伊何,遂诬妄若此。…
一丁 [ yī dīng ]
(1).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孝武帝纪》:“制 荆 、 徐 、 兗 、 豫 、 雍 、 青 、 冀 七州统内,家有马…
神狗乾郎 [ shén gǒu qián láng ]
(一)、十分疯狂的人。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休怪!我曾见风魔九伯,不曾见这般箇神狗乾郎在。”凌景埏校注引张…
柔调 [ róu diào ]
温和地调治。《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窃见当今年少,不復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又何患其不知己矣,但当吞之以…
诀法 [ jué fǎ ]
秘诀,方术要法。《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丁野鹤 传了 徐弘道 的诀法,积年修行,人也不知他的本事。”
大耳儿 [ dà ěr ér ]
指 刘备 。 备 耳大,能自顾见之,故称。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后汉书·吕布传》:“﹝ 曹操 ﹞乃命缓 布 …
逸夫 [ yì fū ]
指无业游民。明太祖《大诰续诰互知丁业》:“市村絶不许有逸夫。”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二:“逸夫指的是无业游民。”
麤鲁 [ cū lǔ ]
亦作“麄鲁”。粗暴鲁莽。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忒昏沉,忒麄鲁,没掂三,没思虑,可来慕古,少年做事,大抵多…
强仁 [ qiáng rén ]
亦作“彊仁”。勉力行仁。《礼记·表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 唐 韩愈 《送董邵南序》:“夫以子之不…
自僝自僽 [ zì chán zì zhòu ]
独自发愁。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料來他一種芳心,盡知琴意,非不多情,自僝自僽。”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二…
仙梯 [ xiān tī ]
登上仙界的阶梯。 唐 韩愈 《华山女》诗:“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帀脚不停……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寧。”
身丁 [ shēn dīng ]
(一)、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身丁钱》:“广西 郡县贫薄,凡民间父、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