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木之听 [ jí mù zhī tīng ]
谓公卿听讼断狱。《汉书·王尊传》:“臣等窃痛伤尊修身絜己,砥节首公……今一旦无辜制於仇人之手,伤於詆欺之文,上不得以…
棘木之下 [ jí mù zhī xià ]
古代听讼的地方。《礼记·王制》:“史以狱成告於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於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郑玄注:“司寇听…
棘下 [ jí xià ]
(1).棘木之下。古代听讼的地方。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九寺皆树棘木,大理则于棘下讯鞠其罪。所谓‘大司寇…
棘心 [ jí xīn ]
棘木之心。
秋棘 [ qiū jí ]
秋草。棘,草木之有刺者。
棘匕 [ jí bǐ ]
用棘木做的匕匙。《诗·大雅·大东》:“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朱熹 集传:“棘匕,以棘为匕。所以载鼎肉而升之於俎也。…
槐棘 [ huái jí ]
(一)、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晋 葛洪《抱朴子…
寺棘 [ sì jí ]
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故名。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县花聊主管,寺棘且…
棘林 [ jí lín ]
(1).棘木之林。 晋 左思 《吴都赋》:“ 西蜀 之於 东吴 ,大小之相絶,亦犹棘林萤燿而与夫樳木龙烛也。”(2)…
三槐之听 [ sān huái zhī tīng ]
谓由三公受理诉讼。《后汉书·王允传》:“诚以允宜蒙三槐之听,以昭忠贞之心。”李贤注:“《周礼》朝士职,三槐、九棘,公…
刺花 [ cì huā ]
木名。蔷薇之异名。刺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蔓草类·营实墙靡》:「释名,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时珍曰…
黄棘 [ huáng jí ]
(一)、树木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十里,曰 苦山 ……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服之不字。”晋 郭…
萤燿 [ yíng yào ]
萤光。晋 左思《吴都赋》:“西 蜀 之於东 吴 小大之相絶也,亦犹棘林萤燿而与夫樳木龙烛也。”
棘寺 [ jí sì ]
(一)、泛指九卿官署。《北齐书·邢邵传》:“美榭高墉严壮於外,槐宫棘寺显丽於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
寻木 [ xún mù ]
大木。《山海经·海外北经》:“寻木长千里,在 拘缨 南,生 河 上西北。”《文选·左思<吴都赋>》:“ 西蜀 之於 …
梧檟 [ wú jiǎ ]
(一)、榎,同“檟”。梧桐与山楸。两者皆良木,故以并称,比喻良材。《孟子·告子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檟,养其樲棘,…
棘人 [ jí rén ]
《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劳心慱慱兮。” 郑玄 笺:“急於哀慼之人。”后人居父母丧时,自称“棘人…
令以木铎 [ lìng yǐ mù duó ]
古宣传政令以木铎警众。《周礼·秋官·小司寇》疏:「振以木铎使静听之,告之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
闻闻 [ wén wén ]
语出《庄子·则阳》:“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仞之臺县众閒者…
杂木 [ zá mù ]
杂色木材;劣质木材。《礼记·丧服大记》:“君松槨,大夫柏槨,士杂木槨。” 孔颖达 疏:“士杂木槨者,士卑,不得同君,…
倚輗 [ yǐ yì ]
倚于辕端横木也。《昭明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乘辂而歌,倚輗而听之。」善注:「包咸。」;《论语》注曰:「輗者,辕…
见见闻闻 [ jiàn jiàn wén wén ]
看到曾经看过的,听到曾经听过的。谓接触熟悉的事物。《庄子·则阳》:“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
登木 [ dēng mù ]
(一)、上树。《管子·地员》:“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汉 张衡《思玄赋》:“鱼矜鳞而并凌兮,鸟登木而失条。…
刁萧 [ diāo xiāo ]
凋零,萧条。《镜花缘》第二回:“即如姨姨职司风纪,四季不同,岂能於阳和之候,肆肃杀之威;解愠之时,发刁萧之令?” 清…
醒木 [ xǐng mù ]
说书艺人为了使听众肃静或加强语言气势,用来拍桌子的小木块。也有用玉石制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拍醒木…
【词语拼音】jí mù zhī tīng
【词语解释】谓公卿听讼断狱。《汉书·王尊传》:“臣等窃痛伤尊修身絜己,砥节首公……今一旦无辜制於仇人之手,伤於詆欺之文,上不得以功除罪,下不得蒙棘木之听。”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周礼》三槐九棘,公卿於下听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