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 [ sān dà ]
(一)、指道、天、地。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拟兹三大,宾是四门。歷试诸难,咸熙庶绩。” 吴兆宜 注引…
畿伯 [ jī bó ]
古官名。《周书·萧圆肃传》:“ 保定 三年,除畿伯中大夫。五年,拜 咸阳郡 守。”《北史·赵文表传》:“累迁左金紫光…
家削 [ jiā xuē ]
周 代,大夫采地与公邑土地交错相间,凡离国都二百里外、三百里内的大夫采地称为家削。
八郄 [ bā qiè ]
春秋晋国郄氏有三卿﹑五大夫,故号八郄。
三郄 [ sān xì ]
同“三郤”。春秋晋大夫却锜﹑却犨﹑却至的合称。
吴越相争 [ wú yuè xiàng zhēng ]
故事春秋时代,在淮河、长江流域的晋楚对立与交战过程中,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势力日渐壮大,开始进军,称霸中原,时代也进入…
大忠祠 [ dà zhōng cí ]
祠名。祀 宋 末 文天祥 、 陆秀夫 、 张世杰 三忠臣。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大忠祠》:“ 广东 省城有 大忠祠…
富父 [ fù fù ]
复姓。春秋 鲁 有大夫 富父槐。见《左传·哀公三年》。
多子 [ duō zǐ ]
(一)、众卿大夫。(二)、多男子(儿子)。(三)、谓多子女。
串彻 [ chuàn chè ]
犹透彻。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二章三》:“如此,则岂不晓了串彻,有以尽夫《中庸》之条贯而不爽?”
耽怀 [ dān huái ]
犹潜心。《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大中大夫 管寧 ,耽怀道德,服膺六艺。”
金紫光禄大夫 [ jīn zǐ guāng lù dà fū ]
职官名。魏晋以后有金紫光禄大夫之号,谓光禄大夫之加金印紫绶者。唐、宋均以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文阶官。金升为正二品,元…
求医 [ qiú yī ]
就医;请大夫看病每日腹泻三次以上则应求医
三槐九棘 [ sān huái jiǔ jí ]
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蝉槐 [ chán huái ]
古者高官头戴蝉冠;周 时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三槐为三公之位。故以“蝉槐”指称御史等大官。
谏议 [ jiàn yì ]
(一)、官名。谏议大夫。(二)、谏诤。(三)、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棹夫 [ zhào fū ]
亦作“櫂夫”。船夫。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公遂陞舟,风雨少弛,櫂夫奏功。” 宋 范成大 《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
私盟 [ sī méng ]
(一)、秘密结盟。《穀梁传·襄公三年》:“诸侯盟,又大夫相与私盟,是大夫张也。”(二)、男女间定情的盟誓。清 缪艮《…
徂丧 [ cú sàng ]
亡故。清 刘大櫆《赠大夫方君传》:“而有弟三人,弟妇二人,十数年间,后先徂丧。”
小聘 [ xiǎo pìn ]
谓诸侯每年派大夫聘问于天子。《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郑玄 注:“比年,…
嵇中散 [ jī zhōng sǎn ]
三国时嵇康,曾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参见「嵇康」条。
县大夫 [ xiàn dài fū ]
县令的别称。《左传·襄公三十年》:“赵孟 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宋史·窦俨传》:“请改两畿诸县令及外州府五千户以…
三就 [ sān jiù ]
(一)、三成,三套。《仪礼·既夕礼》:“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轡。”郑玄 注:“缨,今马鞅也;就,成也。诸侯之…
三母 [ sān mǔ ]
(一)、指周代三位贤母。(二)、古时诸侯、大夫养子,从众妾中择三人为子师、慈母、保母,称为三母。
将匠 [ jiāng jiàng ]
(1).官名。“将作大匠”的略称。详“ 将作大匠 ”。(2).复姓。 三国 吴 有中散大夫 将匠彧 。见《通志·氏族…
【词语拼音】sān lǘ dài fū
【词语解释】战国楚官名,掌昭、屈、景三姓贵族。屈原曾任此职。汉王逸《离骚序》:“屈原与楚同姓,仕於怀王为三閭大夫。”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敬祭故楚三閭大夫屈君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