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韩集 [ dù shī hán jí ]
指杜甫的诗集与韩愈的文集。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杜诗韩文 [ dù shī hán wén ]
唐代杜甫的诗与韩愈的文。谓诗文的典范。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瞻谓杜诗韩文,颜书左史,皆集大成者也。”
韩杜 [ hán dù ]
唐 代古文家 韩愈 和诗人 杜甫 的并称。
杜诗 [ dù shī ]
指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诗或诗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巴金 《家》二…
杜工部集 [ dù gōng bù jí ]
别集名。唐代杜甫著。原集六十卷,已佚。北宋王洙编成二十卷,后王琪又编补遗一卷。历代注本有百种以上,较通行的有清代钱谦…
玉山樵人 [ yù shān qiáo rén ]
唐末诗人韩偓号。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韩偓》:“偓自号‘玉山樵人’。工诗,有集一卷。”
杜墅 [ dù shù ]
即 杜陵。唐 韩愈《南山诗》:“前寻径 杜墅,坌蔽 毕原 陋。”王伯大 音释引 孙汝听 曰:“杜墅,即 杜陵 也。在…
樊川文集 [ fán chuān wén jí ]
别集名。唐代杜牧著。杜牧有别墅在樊川,故名。二十卷,为其甥裴延翰所编。后宋人增补《外集》、《别集》各一卷。有明刻本。…
李杜韩柳 [ lǐ dù hán liǔ ]
唐文学家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四人的并称。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渡江后﹞独餘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
持宪 [ chí xiàn ]
执掌法令。唐 韩翃《寄上田仆射》诗:“僕射临戎 谢安石,大夫持宪 杜延年。”唐 李中《献中书张舍人》诗:“持宪威声振…
相攸 [ xiāng yōu ]
(一)、《诗·大雅·韩奕》:“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朱熹集传:“相攸,择可嫁之所也。”后因以称择婿。(二)、察看、…
杜甫 [ dù fǔ ]
(712—770) 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公认为…
小杜 [ xiǎo dù ]
(一)、称 汉 杜延年。延年,杜周 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南朝 梁 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汉 代律书,出乎 小…
湾澴 [ wān huán ]
水流回旋汇集处。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
盎盎 [ àng àng ]
洋溢貌;充盈貌。《韩诗外传》卷二:“得尧之顙, 舜 之目, 禹 之颈, 皋陶 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 唐…
陇关 [ lǒng guān ]
(一)、陇山 的关隘。(二)、指 陇山 一带地方。 唐 法振 《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诗:“因説元戎能破敌,高歌一曲…
凄瑟 [ qī sè ]
凄凉萧瑟。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乘风弄长鲸,挥月酒四溢;一江分首尾,万古共凄瑟。”
杳尔 [ yǎo ěr ]
悠远貌。 宋 梅尧臣 《正月二十七日江杜刘韩邀饮于定力院》诗:“杳尔山河隔千里,此心正有古人风。”
韩彭 [ hán péng ]
汉 代名将 淮阴侯 韩信 与 建成侯 彭越 的并称。《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昔 萧 樊 囚縶,韩 彭 葅醢。”…
阴狞 [ yīn níng ]
阴险凶恶。 宋 梅尧臣 《拟韩吏部射训狐》诗:“岂知惯闻此丑狡,呼集鬼物夸阴狞。”
絶问 [ jué wèn ]
不通音问。《后汉书·儒林传下·赵晔》:“﹝ 赵曄 ﹞诣 杜抚 受《韩诗》,究竟其术。积二十年,絶问不还,家为发丧制服…
倔奇 [ juè qí ]
生硬奇诡,与众不同。多指诗文书画的风格而言。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其句虽拙,亦不失为倔奇也。”明…
前诺 [ qián nuò ]
以前之承诺也。唐、杜甫〈昔游〉诗:「妻子亦何人,丹沙负前诺。」;元、黄溍〈城南诗〉:「休沐集诸彦,迂趾惠前诺。」
山踯躅 [ shān zhí zhú ]
杜鹃花的别称。 唐 韩偓 《见花》诗:“血染 蜀 罗山躑躅,肉红宫锦海棠梨。”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山…
杜甫溪 [ dù fǔ xī ]
即 浣花溪。在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为 锦江 支流。因溪旁有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故居,故称。元 虞集《仁寿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