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锤 [ zhèng yì zhī chuí ]
诚悬 [ chéng xuán ]
亦作“ 诚县 ”。喻指处事公正明察。语本《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 郑玄 注:“衡,称也;悬谓锤也…
义辞 [ yì cí ]
正义之辞。
偏陂 [ piān bēi ]
谓不平正也,亦作偏颇。《尚书·洪范》:「无偏无陂,尊王之义。」传:「偏,不正。言当循先王之正义以治民。」
义勇 [ yì yǒng ]
为正义事业而勇于斗争的:义勇军。义勇之气。
义薄云天 [ yì bó yún tiān ]
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义盖云天 [ yì gài yún tiān ]
一个人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应有之义 [ yīng yǒu zhī yì ]
“义”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应有之义”意为:应该有的义理。
义不辞难 [ yì bù cí nàn ]
为正义之事不避危难。
庖正 [ páo zhèng ]
掌管饮食之官。《左传·哀公元年》:“﹝ 夏 少康 ﹞逃奔 有虞,为之庖正。”杜预 注:“庖正,掌膳羞之官。”孙诒让 …
隋和之宝 [ suí hé zhī bǎo ]
[释义]见。 [构成]偏正式:隋和(之宝
仁义之师 [ rén yì zhī shī ]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仁义之兵 [ rén yì zhī bīng ]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丑正 [ chǒu zhèng ]
谓嫉害正直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叔敖 曰:《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杨伯峻 注:“恶、丑…
医者仁心 [ yī zhě rén xīn ]
作为医者,有一颗仁爱的正义之心。
阪泉师 [ bǎn quán shī ]
黄帝 征伐 蚩尤 的军队。借指正义之师。
兼义 [ jiān yì ]
“十三经”之经注与疏合刻,谓之某经兼义,即兼并“正义”之意。其刻本谓之兼义本。如今 阮 校“十三经”《周易》,即称《…
赞义 [ zàn yì ]
赞助正义之事。《晋书·魏咏之传》:“其后録其赞义之功,追封 江陵县公 ,食邑二千五百户,諡曰‘桓’。”
就义 [ jiù yì ]
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正言直谏 [ zhèng yán zhí jiàn ]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射正 [ shè zhèng ]
(1).司射之长。《仪礼·大射礼》:“射正莅之。” 郑玄 注:“射正,司射之长。”(2).射仪。《周礼·夏官·射人》…
取之有道 [ qǔ zhī yǒu dào ]
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制作大义 [ zhì zuò dà yì ]
孔子制作春秋之大义。即正名分。见「春秋」条。
一正压百邪 [ yī zhèng yā bǎi xié ]
压:制伏。指正义之气能压得住各种歪风邪气。
他说 [ tā shuō ]
另外之说。荀悦《经籍论》:「诗传皆附正义,无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