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骨穴 [ héng gǔ xué ]
犊鼻 [ dú bí ]
(一)、见“犊鼻褌”。(二)、针灸穴位名。位于髌骨韧带内外侧各一横指凹陷处。
下极 [ xià jí ]
基础理论名词。下极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多有提及,但其含义不尽相同。指肛门、会阴、长强穴、会阴穴,又指两目中间部位,亦作横…
八会穴 [ bā huì xué ]
针灸上依人体的腑、脏、脉、髓、筋、骨、血、气八个穴位的作用而命名,分别为太仓穴、章门穴、太渊穴、绝骨穴、阳陵泉穴、大…
横文 [ héng wén ]
大横穴。
五趾骨 [ wǔ zhǐ gǔ ]
五趾骨为骨名,与跖骨构成跖趾关节,针灸学中经外奇穴八风穴位于趾骨间,可治疗趾痛、足跗肿痛等病症。
深刺腧髓 [ shēn cì shù suǐ ]
穿穴入骨。形容深透理解。腧,穴位。
陶穴 [ táo xué ]
(一)、古代凿地而成的土室。《诗·大雅·緜》:“ 古公亶父 ,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毛 传:“陶其壤而穴之。” 郑…
成骨穴 [ chéng gǔ xué ]
成骨,经外奇穴名。
少海 [ shǎo hǎi ]
(一)、指渤海。也称幼海。(二)、比喻太子。(三)、经穴名。属手少阴心经。位于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鸠尾 [ jiū wěi ]
(一)、穴位名。(二)、即蔽心骨。
列缺穴 [ liè quē xué ]
拼音:liè quē xué 解释:列缺穴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它…
蟀谷 [ shuài gǔ ]
经穴别名。见《外台秘要》。即率骨、率谷。
环跳 [ huán tiào ]
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枢中,髀枢,髌骨,髋骨,分中,髀厌,属足少阳胆经。
曲池 [ qǔ chí ]
针灸穴位名。位于肘部桡侧,屈肘,肘横纹尽头处取穴。主治手肘拘挛、小儿麻痹、高血压、发热等。
脑户 [ nǎo hù ]
人体穴位名。在枕骨上,通于脑中。《素问·刺禁论》:“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英文翻译1.{穴位} Naohu (GV…
梁肘板 [ liáng zhǒu bǎn ]
连接横梁与肋骨的肘板。
颊车 [ jiá chē ]
(一)、牙下骨,载齿的腭骨。(二)、针灸穴位名。在耳下曲颊端近前八分,陷中。(三)、犹牙慧。
地神穴 [ dì shén xué ]
1地神穴在手掌侧,拇指掌指关节处横纹中点。
五经纹穴 [ wǔ jīng wén xué ]
五经纹穴为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之一,在第一掌指关节处横纹及食、中、无名、小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主治气血不和,肚胀,四肢…
中脘 [ zhōng wǎn ]
(一)、谓胃的中部。(二)、穴位名。属任脉经,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央。腑病多治此穴。
尺泽 [ chǐ zé ]
(一)、小池。(二)、针灸穴位名。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
偃蹠 [ yǎn zhí ]
阻塞行路。《文选·宋玉<高唐赋>》:“陬互横牾,背穴偃蹠。” 刘良 注:“蹠,径也。言山角横逆,临危背深,偃塞人径也…
手逆注穴 [ shǒu nì zhù xué ]
手逆注为奇穴名,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掌长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腕横纹至肘横纹连线之中点。
合谷 [ hé gǔ ]
针灸穴位名。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隙之中点处。主治头面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