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之姿 [ pú liǔ zhī zī ]
像蒲柳那样的姿质。用来比喻或自谦身体虚弱。蒲柳:也叫水杨。一种落叶灌木,通常入秋后即凋零。
三汛 [ sān xùn ]
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
水果 [ shuǐ guǒ ]
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如梨、桃、苹果等。
行巡 [ xíng xún ]
巡视。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滱水》:“汉章帝 章和 二年,行巡北岳,以 曲逆 名不善,因山水之名,改曰 蒲阴 焉。”
洪洞县 [ hóng tóng xiàn ]
县名。位于山西省临汾县北,濒汾水东岸。渗水、涧水流于南境,同蒲铁路经此,地肥民富,县内产无烟煤。
漂梗 [ piāo gěng ]
随水漂流的桃梗。语出《战国策·齐策三》:“﹝ 苏秦 ﹞谓 孟尝君 曰:‘今者臣来,过於 淄 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
五色水团 [ wǔ sè shuǐ tuán ]
一种用糯米粉制作的团子,因杂五色人兽花果之状,故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节前一日,卖桃、…
陶墟 [ táo xū ]
传说中 舜 烧制陶器的地方。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春秋》昭公 七年,谢息 纳 季孙 之言,以 孟氏 成邑…
桃花脸 [ táo huā liǎn ]
谓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 唐 韩偓 《复偶见三绝》之二:“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宋 蔡伸 《水调歌头》词…
麻核桃 [ má hé táo ]
指用麻绳打成的如核桃大小的结。《水浒传》第五回:“两拳打翻两个小嘍囉,便解搭膊做一块儿綑了,口里都塞了些麻核桃。”
桃子 [ táo zi ]
桃树结出的甜而多汁可食的果实,广泛用作新鲜水果或加工制成水果罐头或果脯
蒲柳之质 [ pú liǔ zhī zhì ]
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摘桃子 [ zhāi táo zi ]
比喻坐享其成。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你没有…
丹跗 [ dān fū ]
指红色的花托。《全唐诗》卷七八四载 神龙 从臣《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诗:“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明 …
桃红柳绿 [ táo hóng liǔ lǜ ]
桃红柳绿(桃紅柳緑) 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元 贯云石 《小梁州·春》曲:“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繫在垂杨,桃红柳緑…
桃花癸水 [ táo huā guǐ shuǐ ]
谓妇女月经来潮。五代张泌《妆楼记·红潮》:“红潮,谓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
夭桃襛李 [ yāo táo nóng lǐ ]
夭桃襛李 亦作“ 夭桃穠李 ”。1.《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
周墉 [ zhōu yōng ]
围墙。《文选·张载<七哀诗>之一》:“园寝化为墟,周墉无遗堵。” 李善 注:“《尔雅》曰:‘墙谓之墉。’” 清 蒲松…
崩湍 [ bēng tuān ]
激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自县以上,山深水急,枉渚崩湍,水陆径絶。” 唐 武元衡 《桃源送友人》诗…
桃花浪 [ táo huā làng ]
(一)、犹桃花汛。唐 杜甫《春水》诗:“三月桃花浪,江流復旧痕。”宋 张元干《满江红》词:“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
栘柳 [ yí liǔ ]
水杨的别名。又叫栘杨。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栘杨,亦曰栘柳,亦曰蒲栘。”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
蒲稗 [ pú bài ]
蒲草与稗草。亦用以指相近相依的事物。《文选·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诗》:“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刘良 注:“…
桃核扇 [ táo hé shàn ]
桃核剖开制的容器。形如扇,故名。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水部员外郎 杜陟 常见 江 淮 市人以桃核扇量米,正…
幽烟 [ yōu yān ]
深邃的雾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巢栖树宿,负郭接山,榛接蒲薄,腾林拂云,幽烟冥缅,非生人所安。”
回沙 [ huí shā ]
迂回的沙滩。 南朝 梁简文帝 《三月三日率尔成诗》:“迴沙溜碧水,曲岫散桃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