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湘音 [ liǔ xiāng yīn ]
蜀帝花 [ shǔ dì huā ]
即杜鹃花。 明 袁袠 《自柳至平乐道中书事》诗:“屋覆湘君竹,山开蜀帝花。”参见“ 蜀帝 ”。
青门解袂 [ qīng mén jiě mèi ]
古 长安 东 青门,为折柳送别之地。后因以“青门解袂”为分手别离的典故。宋 贺铸《万年欢·断湘弦》词:“青门 解袂,…
眠花卧柳 [ mián huā wò liǔ ]
眠花卧柳 同“ 眠花宿柳 ”。《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我见此人有些行为欠端,在外眠花卧柳,又里虚外实。”《红楼梦》第…
细弱 [ xì ruò ]
细小柔弱:声音细弱。细弱的柳条。
柳州市 [ liǔ zhōu shì ]
城市名。位于国内广西省中部,滨柳江,为桂越、湘桂黔、枝柳铁路交会处,是广西的铁路枢纽和陆运中心。商业兴盛,交通便利,…
幺袅 [ yāo niǎo ]
亦作“么裊”。柔条摆动的样子。 清 丁澎 《柳初新》词:“看春衫半分金缕。因风么裊,柔条无力,挽不尽 陇 烟 湘 雨…
证法 [ zhèng fǎ ]
谓修炼和参悟佛法。 柳亚子 《苏玄瑛新传》:“初, 庄湘 欲以 雪鸿 妻 玄瑛 , 玄瑛 垂泪曰:‘吾证法身久,辱命…
信耗 [ xìn hào ]
音信信耗莫通。——唐· 李朝威《柳毅传》
微音 [ wēi yīn ]
轻靡之音;细微之音。《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十二》:“《北里》多奇舞, 濮 上有微音。” 李善 注引《礼记》:“ 桑…
云间诗派 [ yún jiān shī pài ]
指明末松江(古称云间)著名诗人陈子龙、夏完淳等人形成的诗歌流派。其诗抒陈爱国抱负,慷慨悲壮。柳亚子《论诗五绝答鹓雏》…
茨草 [ cí cǎo ]
指杂草。《宋书·乐志四》:“茨草秽堂阶,埽截不得生。” 唐 柳宗元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吾不智,触罪摈 越 楚 …
倡园花 [ chàng yuán huā ]
指柳絮。南朝 陈后主《折杨柳》诗:“杨柳动春情,倡园妾屡惊。”隋 江总 和诗:“万里音尘絶,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
花遮柳掩 [ huā zhē liǔ yǎn ]
比喻行动掩掩遮遮花遮柳掩防人至,觅常山宝符。——《群音类选·窃符记&middo…
五方 [ wǔ fāng ]
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五方土音。——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湑湑 [ xǔ xǔ ]
1. 茂盛貌。《诗·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朱熹 集传:“湑湑,盛貌。” 宋 司马光 《瞻彼南山》诗…
椒馨 [ jiāo xīn ]
椒的芳香。语出《诗·周颂·载芟》:“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唐 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毛牷既疈…
腻柳 [ nì liǔ ]
指 北宋 词人 柳永。其作品多描绘歌妓生活,文情旖旎,音律谐婉,故有此称。
高腔 [ gāo qiāng ]
戏曲声腔之一,由弋阳腔与各地民间曲调结合而成,音调高亢,唱法、伴奏乐器和弋阳腔相同,有湘剧高腔、川剧高腔等。
箫心剑态 [ xiāo xīn jiàn tài ]
犹言幽情侠骨。 龚自珍 《湘月》词自注引 洪子骏 《金缕曲》词:“侠骨幽情簫与剑,问簫心剑态谁能画?” 柳亚子 《将…
柳笛 [ liǔ dí ]
用嫩柳条外皮制成的哨子。因能吹出乐音如笛,故称。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二章:“ 小嗄子 腰里别上镰刀,像小猴子一样…
千祀 [ qiān sì ]
千年。南朝 宋 谢瞻《张子房诗》:“惠心奋千祀,清埃播无疆。”唐 柳宗元《吊屈原文》:“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 …
张柳 [ zhāng liǔ ]
喻文采风流。语本《南史·张绪传》:“张绪 吐纳风流,齐武帝 常嗟赏灵和殿前 蜀 柳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 张绪 当…
媮风 [ tōu fēng ]
浇薄的世风。唐 柳宗元《吊屈原文》:“既媮风之不可去兮,怀先生之可忘?”集注:“媮,音偷。”
雨鬓风鬟 [ yǔ bìn fēng huán ]
雨鬓风鬟(雨鬢風鬟) 妇女发髻散乱貌。 清 陈维崧 《潇湘逢故人慢·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为阮亭赋》词:“正 洞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