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田 [ ràng tián ]
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初,楚 之边邑 胛梁 之女与 吴 边邑处女蚕,争界上之桑。二家相攻,吴国 不…
腊醖 [ xī yùn ]
腊月所酿之酒。 唐 吴融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醖还因熟客开。”
旭霁 [ xù jì ]
清晨雨后出太阳。 唐 韦应物 《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阳春美时泽,旭霽望山暉。”
偃州 [ yǎn zhōu ]
复姓。春秋 时 吴国 有 偃州员。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送春 [ sòng chūn ]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
荆花 [ jīng huā ]
(一)、即紫荆花。观赏植物,春天开花,花紫红色,布满全枝,连成一片,烂漫如朝霞。(二)、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
彤云 [ tóng yún ]
红云;彩云北阙彤云掩曙霞,东风吹雪无山家。——宋之问《奉和春日玩雪应制》指密布的阴云,特指要…
昌门 [ chāng mén ]
即 阊门。春秋 吴国 之西郭门。《吴越春秋》、《越绝书》均谓 阖闾 所建。阖闾 欲西破 楚,故又名 破楚门。《太平御…
墓门挂剑 [ mù mén guà jiàn ]
“墓门挂剑”,关于春秋时候的吴国公子季札的典故。
鲵鱙 [ ní miáo ]
鲵鱼。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吴 在辰,其位龙也,故小城南门上反羽为两鯢鱙,以象龙角。”
晨昧 [ chén mèi ]
犹昼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昔前王未薨之时,尝晨昧不安,吾望其色也,意在於 季札 。”
西施 [ xī shī ]
春秋末期越国(今浙江一带)美女。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西施被越王献给吴王。勾践灭吴后,传说与范蠡偕入五湖。
燔妻子 [ fán qī zǐ ]
春秋 末年,吴国 人 要离 为 吴王 阖闾 行刺 卫国 公子 庆忌,事先请 吴王 断其右手、杀其妻和子并焚尸于市,假…
山隐 [ shān yǐn ]
(一)、隐居。(二)、山隐居的略称。传说春秋时吴国的隐士。
乖烈 [ guāi liè ]
同“ 乖剌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王耶王耶何乖烈,不顾宗庙听谗孽。” 孙诒让 《札迻·吴越春秋》:“烈当读为…
霜谷 [ shuāng gǔ ]
秋天的山谷。 宋 苏轼 《酒子赋》:“暾朝霞於霜谷兮,濛夜稻於露畦。” 明 高启 《吴越纪游·夜抵江上候船至晓始行》…
鱼腹藏剑 [ yú fù cáng jiàn ]
鱼腹藏剑指的是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春秋时期吴国,该事件指的是吴王阖闾为了登上王位而指使专诸鱼腹藏剑杀死了吴王僚。
勾践 [ gōu jiàn ]
(?—前 465 年) 春秋时越王。后为吴王夫差所败,困于会稽,屈辱于吴。乃用文种、范蠡为相,卧薪尝胆,…
昭关 [ zhāo guān ]
古关名。在今安徽含山北小岘山上。春秋时为吴楚交通要冲。楚平王时,伍员(子胥)过昭关投奔吴国。
宜春 [ yí chūn ]
(1).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 唐 施肩吾 《春日餐霞阁》诗:“洒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阁 上最宜春。” 后蜀 阎选 …
伯嚭 [ bó pǐ ]
人名。春秋楚人,伯州犁之孙。奔吴,夫差以为太宰,也称为「太宰嚭」。吴越之争中,曾为越所利用,后为越所诛。
伍员吹箫 [ wǔ yuán chuī xiāo ]
剧曲名。元、李寿卿撰,本《春秋》、《左传》、《国语》、《史记》及《吴越春秋》等书,记伍员之事点缀翻换而成者也。
春茧 [ chūn jiǎn ]
(一)、亦作“春蠒”。春季的蚕茧。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宋 陆游《…
吹箫乞食 [ chuī xiāo qǐ shí ]
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季礼挂剑 [ jì lǐ guà jiàn ]
季札:春秋时吴国人,重信义。季札挂剑比喻重信义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