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仁粥 [ sì rén zhōu ]
粥饧 [ zhōu xíng ]
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 隋 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
桃花粥 [ táo huā zhōu ]
旧俗寒食节的食品。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呈桃花色,称“桃花粥”。
杏酪 [ xìng lào ]
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
杏粥 [ xìng zhōu ]
用杏仁制成的粥。古时寒食节食品之一。
行糜 [ xíng mí ]
赐糜粥。谓行仁政。语出《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南朝 陈 徐陵 《与梁太尉王僧辩…
麻粥 [ má zhōu ]
麻仁熬制的粥。《南齐书·皇后传·宣孝陈皇后》:“太祖 年二岁,乳人乏乳,后梦人以两甌麻粥与之,觉而乳大出。”唐 白居…
苡仁 [ yǐ rén ]
薏苡之仁。薏苡,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实椭圆,仁白色,可作粥饭,或磨粉、酿酒,又可入药,能理湿下气。英文翻译…
膏糜 [ gāo mí ]
亦称“ 膏粥 ”。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吴县 张成 夜起…
四饮 [ sì yǐn ]
指清、医、浆、酏四种饮料。《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 贾公彦 疏:“一曰…
人庆 [ rén qìng ]
南宋时,西夏仁宗(李仁孝)之年号。(公元一一四四?一一四八年)。
倾泼 [ qīng pō ]
指液体从容器中倒翻出来。《水浒传》第四五回:“却説本处城中一个卖糕粥的 王公 ……正来到死尸边过,却被绊一交,把那老…
白粥 [ bái zhōu ]
白米煮的稀饭。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南朝 宋 …
调糜量水 [ diào mí liáng shuǐ ]
调粥端水。谓侍奉。清黄景仁《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事有难言天似海,魂应尽化月如烟。调糜量水人谁在?况值倾囊无一钱…
咸浸浸 [ xián jìn jìn ]
略有咸味。《红楼梦》第四三回:“若是还有生的,再炸上两块;咸浸浸的,喝粥有味儿。”
粥饭僧 [ zhōu fàn sēng ]
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本为僧人自谦之词。后多用以嘲讽尸位素餐者。 五代 韩昭裔 《与李专美》诗:“何如且作宣徽…
捻转 [ niǎn zhuǎn ]
河南省名小吃-捻转,又叫碾转或撵转,因为它是用磨盘碾磨转出来的食物。古诗有“麦青作撵转,麦仁作肉粥。”一种河南特色食…
刻绳 [ kè shéng ]
限制约束。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四:“夫礼,依仁而著,仁则自然有礼,不待别为标识而刻绳之。”
画粥 [ huà zhōu ]
宋 范仲淹 早年求学时曾寄居僧寺,贫困异常,每日“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见《宋朝…
失失慌慌 [ shī shī huāng huāng ]
犹慌慌张张。陈登科《活人塘》四:“大凤子、七月子一听去破路,失失慌慌吃了两碗山芋粥……跑到三官殿去集合。”
仁宥 [ rén yòu ]
仁德宽宥。 唐 王起 《瞽者告协风赋》:“陛下以美利利四海,以仁宥宥万国。”
仁泽 [ rén zé ]
仁德恩泽。《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岂悟圣朝仁泽流盈。” 明 刘基 《龙虎臺赋》:“明四目以遐览,沛仁泽於九垓。”
口数 [ kǒu shù ]
(一)、人数。《管子·度地》:“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商君书·垦令》:“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徒、重者必…
咏仁 [ yǒng rén ]
歌咏仁德。《文选·班固<东都赋>》:“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
仁者 [ rén zhě ]
(1).有德行的人。《左传·定公四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唯仁者能之。”《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