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偟 [ bù huáng ]
同“不遑”。汉 扬雄《法言·君子》:“忠臣孝子,偟乎不偟。”李轨 注:“偟,暇。”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 yī cì bù zhōng bǎi cì bù róng ]
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就会给人以后都会有这种不忠的行为的思维概念,以后…
老臣心 [ lǎo chén xīn ]
“老臣心”指忠心耿耿,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
忠不可兼 [ zhōng bù kě jiān ]
兼:兼任。不可同时忠于两国君主。比喻一臣不可辅佐二主。
走犬亨 [ zǒu quǎn hēng ]
犹言走狗烹。比喻天下已定,功臣遭戮。亨,通“烹”。语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憸毒 [ xiān dú ]
奸邪狠毒。《明史·吕坤传》:“今环门守护之众,皆伤心侧目之人,外表忠勤,中藏憸毒。”
拊心泣血 [ fǔ xīn qì xuè ]
拊心泣血 形容内心悲痛之极。《晋书·庾纯传》:“按奏状不忠不孝,羣公建议削除爵土,此愚臣所以自悲自悼,拊心泣血也。”…
勋臣 [ xūn chén ]
功臣。《后汉书·祭遵传》:“昔 高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録勋臣,颂其美德。”《宋书·臧质传》:“…
众嘘漂山 [ zhòng xū piāo shān ]
同“眾喣漂山”。 宋 李纲 《再乞罢知枢密院守本官致仕札子》:“臣闻众嘘漂山,聚蚊成雷,臣之孤忠,困於无助。”
罪恶如山 [ zuì è rú shān ]
形容罪恶极多且重,犹如山积。《新唐书·酷吏传上·吉顼》:“俊臣 誣殺忠良,罪惡如山,國蟊賊也,尚何惜!”《古今小说·…
衆嘘漂山 [ zhòng xū piāo shān ]
同“眾喣漂山”。宋李纲《再乞罢知枢密院守本官致仕札子》:“臣闻众嘘漂山,聚蚊成雷,臣之孤忠,困於无助。”
欋疏 [ qú shū ]
附着。 汉 扬雄 《太玄·进》:“进以欋疏,或杖之扶。” 范望 注:“欋疏,附离也……当以圣道附离於臣,臣则尽忠辅佐…
砰韸 [ pēng péng ]
象声词。雷声。 宋 梅尧臣 《古柳》诗:“腹肤藏蛟龙,半夜雷砰韸。”
从一以终 [ cóng yī yǐ zhōng ]
从:跟随;终:终身,一辈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旌孝 [ jīng xiào ]
表彰孝行。《新唐书·忠义传上·李源》:“夫褒忠,所以劝臣节也;旌孝,所以激人伦也。”元 刘因《哭张之杰》诗:“伤心墓…
烈夫 [ liè fū ]
刚正行义之士。 唐 李白 《明堂赋》:“明君暗主,忠臣烈夫。威政兴灭,表示贤愚。”
立男 [ lì nán ]
成年的儿子。 汉 蔡邕 《被收时表》:“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前无立男,得以尽节王室,託名忠臣,死有餘荣。”参见“…
积非 [ jī fēi ]
长期形成的错误行为。 清 吴伟业 《劾元臣疏》:“其能回心易虑,从善图功,改比周之积非,谋公忠之实効,臣之所厚幸也。…
胤绪 [ yìn xù ]
后代。唐 吴兢《贞观政要·忠义》:“每览前贤佐时,忠臣徇国,何尝不想见其人,废书钦叹!至於近代以来,年岁非远,然其胤…
大论 [ dà lùn ]
(一)、正大的议论或理论。(二)、吐蕃官号。论,藏文blon,王族、大臣。
铨柄 [ quán bǐng ]
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职权。 明 李贽 《忠节名臣·黄公》:“其后势成,銓柄在己。”
狃恩 [ niǔ ēn ]
惯于承恩。《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 李贤 注:“言屡被恩贷,不以灾变为…
劝奬 [ quàn jiǎng ]
劝勉鼓励。《北齐书·崔暹传》:“ 暹 谢曰:‘此自陛下风化所加,大将军臣 澄 劝奬之力。’”《南史·循吏传·郭祖深》…
忠益 [ zhōng yì ]
(一)、尽忠报效的益处。三国 蜀 诸葛亮《与群下教》:“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一》:“夫…
避害 [ bì hài ]
躲避祸害。《管子·明法解》:“故人臣之行理奉命者,非以爱主也,且以就利而避害也。”《后汉书·第五伦传》:“臣闻忠不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