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圣 [ zhōng shèng ]
指忠臣中品德最高的人。
主圣臣良 [ 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
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心存魏阙 [ xīn cún wèi què ]
形容臣民忠君,关心国事。
求忠出孝 [ qiú zhōng chū xiào ]
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忠烈 [ zhōng liè ]
(一)、指对国家或人民无限忠诚而牺牲生命:忠烈之臣。(二)、指有这种行为的人:缅怀忠烈。满门忠烈。
忠臣良将 [ 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 ]
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一次不忠 [ yī cì bù zhōng ]
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
非功 [ fēi gōng ]
无功。《管子·明法》:“是以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
法家拂士 [ fǎ jiā bì shì ]
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衷愚 [ zhōng yú ]
愚忠。谓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
狗吠非主 [ gǒu fèi fēi zhǔ ]
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犬马之心 [ quǎn mǎ zhī xīn ]
犬马:旧时臣子对君主的自卑之称。意谓臣下对君主的忠心。
主圣臣直 [ zhǔ shèng chén zhí ]
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主贤臣良 [ zhǔ xián chén liáng ]
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五彪 [ wǔ biāo ]
指 明 代宦官 魏忠贤 豢养的五个武臣。
一心百君 [ yī xīn bǎi jūn ]
忠臣虽经历几个君主还是始终如一。
臣司 [ chén sī ]
主管某事之臣。《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
忠弼 [ zhōng bì ]
忠诚辅佐。 唐 毛杰 《与卢藏用书》:“帝曰尔谐,擢为近侍。所以从容禁省,出入琐闈,忠弼在躬,优柔荐及。”
愚孝 [ yú xiào ]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
朴彊 [ pǔ jiàng ]
质朴倔强。《新唐书·张孝忠传》:“吾既为 唐 臣,而天性朴彊,业已効忠,不復助恶矣。”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 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谚语)忠诚的臣子义不降敌,贞节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沈采˙千金记…
奸臣 [ jiān chén ]
指残害忠良或阴谋篡夺帝位的大臣。
水藏 [ shuǐ cáng ]
(1).古代防洪蓄水的设施。犹今之水库。《管子·立政》:“修障防,安水藏。”《荀子·王制》:“行水潦,安水藏。” 杨…
贺禀 [ hè bǐng ]
祝贺的禀帖。《清史稿·邦交志二》:“每届年终,两部长必与驻 藏 大臣呈递贺稟,驻 藏 大臣循例优加赏犒。”
忠善 [ zhōng shàn ]
忠诚善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后汉书·张酺传》:“臣伏见 夏阳侯 瓌,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