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伯 [ guàn bó ]
贯百。伯,通“百”。《元史·食货志一》:“凡钞之昏烂者,至元 二年,委官就交钞库,以新钞倒换,除工墨三十文。三年,减…
昏眊 [ hūn mào ]
(一)、眼睛昏花。唐 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宋 欧阳修《谢赐<汉书>…
夜妖 [ yè yāo ]
令白昼昏晦的自然灾异。如大风,地震等。《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夜妖者,云风并起而杳冥,故与常风同象也。”《晋书·五…
阴寿 [ yīn shòu ]
(一)、旧俗为已故长辈逢十周年生日祝寿,叫做阴寿。(二)、迷信的人指死去的人在阴间的寿数。
耳雨 [ ěr yǔ ]
谓年老聋聩,耳中常作雨声。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老人十拗》:“予年七十二,目视昏花,耳中无时不作风雨声,而实雨…
迷惶 [ mí huáng ]
迷惑惶恐。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神泰逢》:“天气是动,孔甲 迷惶。”茅盾《子夜》十二:“靠在藤椅背上的 吴少奶奶 仰…
超荐 [ chāo jiàn ]
犹超度。《西游记》第十三回:“那 伯钦 的父亲之灵,超荐得脱沉沦。”《歧路灯》第六三回:“晚上人脚儿定了,内眷烧黄昏…
凡聋 [ fán lóng ]
平庸昏聩的人。唐 孟郊《劝善吟》:“知君方少年,少年怀古风。藏书拄屋脊,不惜与凡聋。”唐 李群玉《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
昏明 [ hūn míng ]
(一)、昏暗和明亮;黑夜和白昼。《列子·周穆王》:“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文选·刘琨<劝进表>》:“昏明迭用,…
华兴会 [ huá xīng huì ]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留日学生黄兴与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因痛愤清廷的昏庸无能,起而成立的革命团体。光绪三十一年(公…
幽婚 [ yōu hūn ]
亦作“ 幽昏 ”。 魏 晋 志怪小说中谓人与鬼结婚。如 范阳 人 卢充 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过 崔少府 …
分年 [ fēn nián ]
(一)、区别年岁。宋 仲仁《画梅谱》:“老嫩依法,新旧分年。”(二)、按年。《扫迷帚》第十九回:“我邑戏剧,几於无处…
惑疾 [ huò jí ]
(一)、迷乱之病。谓精神失常。《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不然,其有惑疾,将死而忧也。”杨伯峻 注:“惑疾即迷惑之疾,…
淫昏 [ yín hūn ]
(一)、极度昏庸;淫乱昏愦。《书·多方》:“有夏 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孔 传:“言…
郁冒 [ yù mào ]
(一)、郁闷。《后汉书·朱穆传》:“今年九月天气鬱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二)、中医指头晕目眩或昏迷的症状。《素问…
逞奸 [ chěng jiān ]
(一)、亦作“逞奸”。肆行奸邪。《左传·成公十八年》:“逞姦而携服,毒诸侯而惧 吴 晋。”明 许三阶《节侠记·诛佞》…
明科 [ míng kē ]
明文规定的法令条规。《汉武帝内传》:“天禁漏泄,犯违明科,传必其人,授必知真者。”《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愚…
衰耄 [ shuāi mào ]
衰老;年老糊涂。汉 刘向《九叹·逢纷》:“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迥 末年…
诬道 [ wū dào ]
欺诈之道。《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而子求之,不亦诬乎!以诬道蔽诸侯,罪莫大焉。”杨…
唆摆 [ suō bǎi ]
调唆摆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姓 李 的或者本无此心,禁不得这班小人在旁边唆摆,难免他利令智昏呢。”陈…
陨绝 [ yǔn jué ]
(一)、毁灭;灭绝。《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於是 何进 召戎,董卓 乘衅,袁绍 之徒从而构难,遂使乘舆播…
火见 [ huǒ jiàn ]
心星出现。《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宋 陆游《村舍杂…
耆昧 [ qí mèi ]
致昧,使之至于昏乱。《左传·宣公十二年》:“《汋》曰:‘於鑠王师,遵养时晦。’耆昧也。”杜预 注:“耆,致也,致讨於…
迷罔 [ mí wǎng ]
(一)、神经失常。《列子·周穆王》:“秦 人 逄氏 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饗香以…
老耄 [ lǎo mào ]
七、八十岁的老人。亦指衰老。《周礼·秋官·司刺》:“三赦之法: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郑玄 注引 郑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