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息灾 [ tiān xī zāi ]
拼音:tiān xī zāi 解释:天息灾生在北印度迦湿弥罗国,是中印度惹烂驮罗国密林寺僧,施护则是北印度乌填曩国帝…
息灾 [ xī zāi ]
息灾法 [ xī zāi fǎ ]
宁乱 [ níng luàn ]
平息灾祸战乱。
灾疫 [ zāi yì ]
亦作“灾疫”。指疫疠这种灾祸。 汉 焦赣 《易林·师之大有》:“灾疫病民,鰥寡愁忧。”《后汉书·杨终传》:“比年久旱…
娑婆诃 [ suō pó hē ]
梵语译音。有吉祥、息灾等义。多见于佛教的真言之末。
迍灾 [ zhūn zāi ]
(一)、亦作“ 迍灾 ”。(二)、灾难。《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然福祐、息迍灾,各愿归依近法臺。”《敦煌变…
灾沴 [ zāi lì ]
(一)、指自然灾害。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礼制修,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凶咎,然后神圣允塞,灾沴不至矣。”唐…
殄熄 [ tiǎn xī ]
亦作“ 殄息 ”。消灭;息灭。《史记·秦始皇本纪》:“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前蜀 杜光庭 《赵郜助下元黄箓斋词》:…
疏析 [ shū xī ]
分开;隔开。《新唐书·杜佑传》:“俄迁 岭南 节度使。 佑 为开大衢,疏析廛閈,以息火灾。”
药师护摩 [ yào shī hù mó ]
又作七坛御修法、七佛药师法。即日本台密以七佛药师为本尊,为息灾、增益所修之秘法。
害菑 [ hài zī ]
亦作“ 害灾 ”。犹灾害。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下无害菑,虽有圣人,无所施才。” 宋 曾巩 《思轩诗序》:“…
邪沴 [ xié lì ]
妖邪灾沴。 宋 苏轼 《上皇帝书》:“一消一息,一呼一吸,昼夜与天地相通。差舛毫忽,则邪沴之气干之矣。”
天灾 [ tiān zāi ]
指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风灾、雪灾、地震等。
灾情预警 [ zāi qíng yù jǐng ]
指根据气象、水文、海洋、地震、国土等部门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
社会救济 [ shè huì jiù jì ]
国家和社会以多种形式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残疾等原因而无力维持基本生活的灾民、贫民提供救助。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资助…
天灾地孽 [ tiān zāi dì niè ]
灾:灾祸;孽:灾殃。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
灾祟 [ zāi suì ]
亦作“灾祟”。灾害;灾异祸害。
灾歉 [ zāi qiàn ]
亦作“灾歉”。因灾害而歉收;灾荒。
救灾 [ jiù zāi ]
(一)、救济受灾的人民:放粮救灾。(二)、消除灾害:防洪救灾。
次生灾害 [ cì shēng zāi hài ]
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灾愆 [ zāi qiān ]
亦作“灾愆”。罪孽招致的灾祸;灾殃。
受灾 [ shòu zāi ]
遭受灾害:受灾地区。赈济受灾群众。
盭气 [ lì qì ]
犹邪气。《子华子·晏子问党》:“上下翦翦焉,惟其君之听,盭气伏息,灾疫不作,四邻寝兵,而珪玉纁币以承其懽,此非治象而…
查赈 [ zhā zhèn ]
(一)、检查灾情,赈济灾民。(二)、检查赈济灾区灾民的工作情况。如:查赈人员巡视灾区时,灾民都已领到救济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