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舌头 [ zhuā shé tou ]
舌头 [ shé tou ]
人和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根生在口腔底上为了侦察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 抓到一个舌头
舔食 [ tiǎn shí ]
用舌头或好像用舌头舔吃
舌本 [ shé běn ]
舌根;舌头。
大舌头 [ dà shé tou ]
(一)、舌头不灵活,说话不清楚:他说话有点儿大舌头。(二)、指舌头不灵活,说话不清楚的人:他是个大舌头。
搔头抓耳 [ sāo tóu zhuā ěr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舌端 [ shé duān ]
(一)、舌尖,舌头。(二)、舌所以言,因引申为言词。
耍花舌子 [ shuǎ huā shé zǐ ]
犹言耍舌头。马加《双龙河》二:“我看出他是一个心直性耿的老头子。不是来耍花舌子。”参见“耍舌头”。
敝舌 [ bì shé ]
舌头焦烂。引申为费尽口舌。
舌子 [ shé zǐ ]
〈方〉舌头。
歪斜舌 [ wāi xié shé ]
舌头伸出时,舌尖偏向一侧,或左或右,称为舌歪斜。
钩舌 [ gōu shé ]
钩断舌头。
拌舌头 [ bàn shé tou ]
[释义](动)指吵架,拌嘴,多费口舌。 [构成]动宾式:拌|舌头 [例句]这事我不跟你拌舌头;你自己看着办吧!(作谓…
帽舌 [ mào shé ]
帽子前面的檐,形状像舌头,用来遮挡阳光。有的地区叫帽舌头。
捏舌头 [ niē shé tou ]
同“ 捏舌 ”。亦作“揑舌头”。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二折:“每日则揑舌头説别人,今日可是你还不羞死了哩。”
示山妻 [ shì shān qī ]
头面“仪舌”。
舌骨 [ shé gǔ ]
舌中的骨头。
烂舌头 [ làn shé tou ]
(一)、比喻好搬弄口舌、传闲话。也说嚼舌头。(二)、指多嘴多舌、好传闲话的人。也说烂舌根。
长舌 [ cháng shé ]
长舌头,比喻爱扯闲话,搬弄是非:长舌妇。
信暐 [ xìn wěi ]
指蛇的舌头。
调簧 [ diào huáng ]
调弄舌头。谓啼鸣。
咋舌 [ zé shé ]
咬着舌头,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闻者咋舌。
舔舐 [ tiǎn shì ]
用舌头舔的意思。
广长舌 [ guǎng cháng shé ]
指佛的舌头。据说佛舌广而长,覆面至发际,故名。
舌干唇焦 [ shé gān chún jiāo ]
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