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印 [ qié lán yìn ]
迦蓝 [ jiā lán ]
即伽蓝。梵语僧伽蓝摩音译的略称。(1)指佛寺。
僧伽藍 [ sēng qié lán ]
胡语音译。谓佛教僧团所住的林苑。一般指佛教寺院。《四分律.卷一九》:「舍夷城中诸妇女俱梨诸女人,持饮食至僧伽蓝中供养…
僧蓝 [ sēng lán ]
见“僧伽蓝”。
僧伽蓝摩 [ sēng gā lán mó ]
佛-Sangharama之音译。众僧所住之园林,即寺院也,即众园、僧舍,又僧伽罗磨,或略作僧伽蓝、伽蓝。唐、释玄应《…
伽蓝神 [ qié lán shén ]
佛教寺院中的护法神。佛典原谓有 美音 、 梵音 、 雷音 、 师子 等十八神护伽蓝。禅宗寺院则供当山土地等为守护神。…
佯哑 [ yáng yǎ ]
伪作哑子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佯哑不预于世事。」
伽蓝香 [ qié lán xiāng ]
即伽南香。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四·<格古要论>当再增考》:“偶尔检閲,不无沧海遗珠之叹……异木欠伽蓝香。”
呷啜 [ xiā chuò ]
喝,吃。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呷啜鱒羹,唼嗍蟹黄。”
僧伽蓝 [ sēng qié lán ]
即僧伽罗磨。佛教寺院。《十诵律·比丘诵》:“地法者,佛听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坊舍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伊烂拏鉢伐多 [ yī làn ná bō fá duō ]
古代印度东部国名。Irana-parvata之音译。《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鉢伐多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北路殑伽河…
凶羯 [ xiōng jié ]
凶恶之蛮夷也。后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共叙哀悴,同讨凶羯。」
修梵寺 [ xiū fàn sì ]
寺名。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修梵寺,在清阳门内,御道北。」
兜率伽蓝 [ dōu lǜ gā lán ]
佛寺也。元、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杂剧:「那里怕焚烧了兜率伽蓝。」
追芳 [ zhuī fāng ]
谓与前人媲美。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
礁嶢 [ jiāo yáo ]
高耸貌。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入其后园,见沟瀆蹇产,石磴礁嶢。”
澡罐 [ zǎo guàn ]
僧人盛盥漱用水的器皿。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賚尔鍮石澡罐,手巾为副,可以登斋朝拜,出入盥漱。” …
桑欀 [ sāng xiāng ]
棺木中以桑木做的里衬。语本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菩提寺》:“桑木为欀”。
相蓝 [ xiāng lán ]
宋 汴京(今 河南省 开封市)大相国寺 的省称。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即僧院,后因以称佛寺。宋 王明清《玉照…
伽蓝 [ qié lán ]
梵语僧加蓝摩的略称,意译“众园”或“僧院”。佛教寺院的通称我不如走到…
瑜咖 [ yú kā ]
最早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
印油 [ yìn yóu ]
专供印台用的液体,有红、蓝、紫等色。
名蓝 [ míng lán ]
有名的伽蓝。即名寺。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四六:“﹝八月八日﹞登 华严 罗汉阁 ……皆极天下之壮丽,虽 闽 浙 名…
婆罗门呪 [ pó luó mén zhòu ]
古代 印度 宗教咒语。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盘陀王 ﹞向 乌场国 学婆罗门呪,四年之中,尽得其术…
苗茨 [ miáo cí ]
犹茅茨。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建春门》:“ 柰林 南有石碑一所, 魏明帝 所立也,题云‘苗茨之碑’。 高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