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夏风 [ qī yuè xià fēng ]
四之日 [ sì zhī rì ]
指 周 历四月,即 夏 历二月。 周 夏 两代历法不同, 周 建子, 夏 建寅, 周 历以 夏 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正…
七月流火 [ qī yuè liú huǒ ]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
仲夜 [ zhòng yè ]
七月的夜晚,夏天为六、七、八月,仲是第二个的意思,夜就是夜晚了。
暑假 [ shǔ jià ]
指学校夏季的假期,在七、八月间
玄针 [ xuán zhēn ]
(一)、蝌蚪的别名。(二)、旧俗妇女于夏历七月七日夜对月穿针乞巧所用之针。
豳歌 [ bīn gē ]
指《诗·豳风·七月》。
豳颂 [ bīn sòng ]
指《诗·豳风·七月》。
四孟 [ sì mèng ]
农历四季中每季头一个月的合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
夏安居 [ xià ān jū ]
佛教语。谓僧徒在夏天,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专心坐禅修学。又称坐夏。
夏浦 [ xià pǔ ]
夏天的水滨。 唐 陈子昂 《春晦饯陶七于江南》诗:“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
一之日 [ yī zhī rì ]
犹言一月之日。一月指 夏 历十一月, 周 历正月,亦即农历十一月。《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
夏中 [ xià zhōng ]
(1).犹夏季。 晋 王羲之 《谢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復何似,耿耿。” 唐 戴叔伦 《送裴判官回…
七举时节 [ qī jǔ shí jié ]
指夏季。《管子·幼官》:“七举时节,君服赤色,味苦味,听羽声,治阳气,用七数。”尹知章注:“火成数七,火气举,君则顺…
豳公 [ bīn gōng ]
(一)、指周的祖先公刘。因其曾率周人迁徙豳地定居,故称。(二)、《诗·豳风》有《七月》篇,首句云:“七月流火。”因代…
豳奏 [ bīn zòu ]
指以《诗·豳风·七月》为内容的乐曲。
一夏 [ yī xià ]
(一)、一个夏季。(二)、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静修之期,谓之一夏。佛经中称为安居。见《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
佛腊日 [ fó là rì ]
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佛腊日。腊是岁末之意。宋 赞宁《僧史略·赐夏腊》:“所言腊者,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
凄急 [ qī jí ]
寒凉而迅急。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日往月来,暑退寒袭,零露霑凝,劲风凄急。”凄,一本作“ 凄 ”。寒凉而迅急…
夏数 [ xià shù ]
指夏历。《左传·昭公十七年》:“火出,于 夏 为三月,于 商 为四月,于 周 为五月。 夏 数得天。” 杜预 注:“…
穿针戏 [ chuān zhēn xì ]
旧是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竞穿七孔针为戏,谓可从织女星求得智巧。
七桥风月 [ qī qiáo fēng yuè ]
古时大明湖周围,环绕七座桥梁:鹊华、百花、芙蓉、水西、湖西、北池、泺源,七桥风格各异,富有情趣,于是七桥风月便成为一…
徂暑 [ cú shǔ ]
(1).《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郑玄 笺:“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而六月乃始盛暑。”后因以称…
邠诗 [ bīn shī ]
(一)、指《诗·国风》中的《豳风》。(二)、指《诗·豳风·七月》,全篇八章,章十一句,是《国风》中最长的篇章。
夏税 [ xià shuì ]
(一)、田赋名称。唐 起,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旧唐书·代宗纪》:“﹝ 大历 五年﹞夏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