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注 [ zhuǎn zhù ]
六书之一。指归于同一部类,意义可以互训的造字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倮国 [ luǒ guó ]
传说中的古代西方国名。《淮南子·说林训》:“西方之 倮国 ,鸟兽弗辟,与为一也。” 许慎 注:“ 倮国 在西南方。”
秀顶 [ xiù dǐng ]
年老秃顶。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今 苏 俗老而秃顶曰秀顶。”
丁螘 [ dīng yǐ ]
赤駮蚍蜉也。《说文解字》:「蠪,丁螘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尔雅·释虫》:『蠪,丁螘』注:『赤駮蚍蜉…
不周山 [ bù zhōu shān ]
古代传说中的山名。见《淮南子·天文训》和《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据汉高诱《淮南子注》说“在昆仑西北”。
虾蟆抱桂 [ há má bào guì ]
《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於詹诸。”传说詹诸(蟾蜍)为月中虾蟆,食月;月中有桂。因用“虾蟆抱桂”指月蚀。
倚者 [ yǐ zhě ]
可倚靠者。《淮南子·说林训》:「倾者易覆也,倚者易軵也。几易助也,湿易雨也。」
乱谤 [ luàn bàng ]
胡乱诽谤也。《淮南子·说山训》:「灭非者户告之曰:『我实不与我谀。』乱谤乃愈起。」
瓦鉒 [ wǎ zhù ]
亦作“瓦注”。《淮南子·说林训》:“以瓦鉒者全,以金鉒者跋,以玉鉒者发。”参见“瓦注”。
段玉裁 [ duàn yù cái ]
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曾在贵州、四川等地任知县。后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三十余年。精小学、音韵学,著…
朱骏声 [ zhū jùn shēng ]
人名。(公元1788~1858)字丰芑,号允倩,清江苏吴县人。研究经学,精于历算,尤长于说文。着有《说文通训定声》、…
污膺 [ wū yīng ]
亦作“汚膺”。谓胸部凹陷。《淮南子·说山训》:“ 文王 汚膺, 鲍申 傴背。” 高诱 注:“汚膺,陷胸也。”
汙膺 [ wū yīng ]
亦作“汚膺”。谓胸部凹陷。《淮南子·说山训》:“文王 汚膺,鲍申 傴背。”高诱 注:“汚膺,陷胸也。”
弃席 [ qì xí ]
《淮南子·说山训》:“文公 弃荏席,后霉黑,咎犯 辞归。”后因以“弃席”比喻被抛弃的功臣。
马牦 [ mǎ máo ]
马尾。《淮南子·说山训》:“割而舍之,鏌邪不断肉;执而不释,马氂截玉。”高诱 注:“氂,马尾也。”
土训 [ tǔ xùn ]
古官名。负责向帝王陈报山川地势、土质好坏及土地所宜生产。《周礼·地官·土训》:“土训掌道地图,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
反宗 [ fǎn zōng ]
返本。《淮南子·说山训》:“墙之坏,愈其立也;冰之泮,愈其凝也,以其反宗。” 高诱 注:“宗,本也。”
马氂 [ mǎ máo ]
马尾。《淮南子·说山训》:“割而舍之,鏌邪不断肉;执而不释,马氂截玉。”高诱 注:“氂,马尾也。”
倚盖 [ yǐ gài ]
倾斜的伞盖。古代有“天倾西北”的说法(见《淮南子·天文训》),后因以“倚盖”比喻天的形状。
吚哩呱喇 [ yī lǐ guā lǎ ]
象声词。形容大声说话。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吚哩呱喇高声喊,傍人听闻一身紧。”
埵防 [ duǒ fáng ]
堤防。《淮南子·说林训》:“窟穴者託埵防,便也。” 高诱 注:“埵防,高处隄防也。”《淮南子·齐俗训》:“夫猨狖得茂…
委从 [ wěi cóng ]
随顺,顺从。《淮南子·本经训》:“优柔委从,以养羣类。” 汉 刘向 《说苑·指武》:“復柔委从,如影与响。”
训注 [ xùn zhù ]
(一)、亦作“训註”。训释注解。(二)、见“训注”。
鹊矢 [ què shǐ ]
鹊粪。《淮南子·说山训》:“膏之杀鳖,鹊矢中蝟,烂灰生蝇,漆见蟹而不乾,此类之不推者也。”
训猷 [ xùn yóu ]
训教,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