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拾珠 [ diǎn gù shí zhū ]
文成履 [ wén chéng lǚ ]
秦 末,张良 在 下邳 圯(桥)上为 黄石 老人拾履着履的典故。
进履之谦 [ jìn lǚ zhī qiān ]
进履之谦是指汉代张良年轻时为老者拾鞋并为他穿鞋的典故。比喻年轻人敬老谦礼的品德。
衔珠 [ xián zhū ]
(一)、相传曾有鹤为猎人所射,哙参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至,各衔明珠以报参。又,隋侯出…
珠兰 [ zhū lán ]
(1).真珠兰的省称,即金粟兰。以其蓓蕾如珠,故名。 清 钱谦益 《代怀长姑夫人》诗:“遶径珠兰冲雪放,编篱茉莉逆风…
骊珠格 [ lí zhū gé ]
骊珠格又名探骊格,取名于“探骊取珠”的典故。传说黑龙颔下的宝珠叫骊,必须探海自取。要求谜面上…
蛇雀之报 [ shé què zhī bào ]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
痴龙 [ chī lóng ]
传说 洛 中有大穴,有人误坠穴中,见有大羊,取髯下珠而食之。出而问 张华。华 谓:“羊为痴龙。其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
绂麟 [ fú lín ]
晋 王嘉《拾遗记·周灵王》:“周灵王 立二十一年,孔子 生於 鲁襄公 之世……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於 闕里 人家,…
纬萧 [ wěi xiāo ]
编织蒿草。萧,蒿类,可以织为帘箔。语出《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於渊,得千金之珠。”郭庆藩 …
瑞昌 [ ruì chāng ]
原指 周文王 受命,丹鸟传书之事。 周文王 名 昌 ,有圣瑞,故称。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又见赤云入於 …
金根 [ jīn gēn ]
(一)、见“金根车”。(二)、唐李绰《尚书故实》:“昌黎生者,名父子也,虽教有义方,而性颇闇劣。尝为集贤校理,史传中…
佳种 [ jiā zhǒng ]
优良种子;优良品种。 黄人 《<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此指民族传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
鱼目 [ yú mù ]
(1).鱼的眼珠子。《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连珠以下,拟…
题衣 [ tí yī ]
后汉 任末 记事于衣的故事。晋 王嘉《拾遗记·后汉》:“任末 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
儒人户 [ rú rén hù ]
元初,特重儒者,儒家之户称儒人户,以与普通人家相别。《元典章·籍册·户口条画·一儒户》:「中统四年,不经分拣附籍漏籍…
说有 [ shuō yǒu ]
三国 魏 正始 中, 何晏 、 王弼 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王衍 甚重之,唯 裴頠…
説有 [ shuō yǒu ]
三国 魏 正始 中,何晏、王弼 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王衍 甚重之,唯 裴頠 以为非…
鱼山 [ yú shān ]
(一)、《法苑珠林》卷四九:“﹝陈思王曹植﹞赏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
亡簪 [ wáng zān ]
《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出游 少源 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 孔子 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
道茀 [ dào bó ]
野草塞路而难于通行。《国语·周语中》:“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 韦昭 注:“草秽塞路为茀。”后泛指路途不通。 唐 …
重明 [ zhòng míng ]
(1).两重光明。谓光明相继不已。《离》为火、为日;重卦《离》为下离上离。故称。《易·离》:“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
象罔 [ xiàng wǎng ]
(1).亦作“ 象网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让畔 [ ràng pàn ]
古代传说由于圣王的德化,种田人互相谦让,在田界处让对方多占有土地。《史记·五帝本纪》:“ 舜 耕 歷山 , 歷山 之…
羽山 [ yǔ shān ]
山名。舜 杀 鲧 之处。《书·舜典》:“殛 鯀 于 羽山。”晋 王嘉《拾遗记·夏禹》:“海民於 羽山 之中,修立 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