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果 [ lì xià guǒ ]
朱蕉 [ zhū jiāo ]
又称“朱竹”、“铁树”。直立、粗壮灌木,高一至三米。夏季开花,淡红至青紫色,间有淡黄色的。果实为浆果。为庭园观赏植物…
八节 [ bā jié ]
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四时八节。
八王日 [ bā wáng rì ]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称为“八王日”。
青鸟氏 [ qīng niǎo shì ]
古官名。为历正的属官,掌管立春、立夏。《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
朱明节 [ zhū míng jié ]
立夏节。
四立 [ sì lì ]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周髀算经》卷下:“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后汉书·蔡邕传》:“一事:明堂月…
四离四絶 [ sì lí sì jué ]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合称"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合称"四絶"。旧时星相术士以为忌日。
夏后氏 [ xià hòu shì ]
指禹建立的夏王朝。也称夏后或夏氏钻燧于夏后氏之世。——《韩非子·五蠹》
春末夏初 [ chūn mò xià chū ]
谷雨到立夏节气间。
偷尝禁果 [ tōu cháng jìn guǒ ]
偷尝禁果“禁果”出自《圣经·旧约》故事。上帝禁止亚当、夏娃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亚当、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偷吃了禁果,遭到…
八節 [ bā jié ]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周髀算经.卷二下》:「冬至晷长丈三尺五寸,小寒丈二尺五寸…
狗忌 [ gǒu jì ]
即枸杞。落叶小灌木,夏秋开淡紫色花,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及根皮可入药。
百子瓮 [ bǎi zǐ wèng ]
多子瓜果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百子瓮》:“果中子繁者,惟夏瓜、冬瓜、石榴。故嗜果者目瓜为百子瓮。”
西夏 [ xī xià ]
朝代名。11—13世纪,党项族拓跋氏在今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一带建立大夏政权,因在宋之西,宋人称其为西夏。参见“…
月酉 [ yuè yǒu ]
建酉之月。指旧历八月。《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咸熙 二年夏,巴郡 文立 从 洛阳 还 蜀,过见 周。周 语次,因…
夏威夷果 [ xià wēi yí guǒ ]
夏威夷果是一种原产于澳洲的树生坚果,也称澳洲坚果或火山豆,味道香甜可口。夏威夷果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其含油量高达60~…
括楼 [ kuò lóu ]
亦作“括蔞”。即栝楼。葫芦科植物。夏开花,秋结黄色果实。果实入药,有镇咳祛痰功效。
沉李浮瓜 [ chén lǐ fú guā ]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杀敌致果 [ shā dí zhì guǒ ]
勇敢杀敌,以立战功。《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致:取得,达到。果:战果,指胜利。
迎夏 [ yíng xià ]
(一)、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夏和五方之南、五色之赤相配应,故于立夏日,天子率百官出南郊祭赤帝,迎接夏季到来。(二)、…
齼夏 [ chǔ xià ]
谓夏季食欲减退。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清明》:“清明扫墓……又以柳条穿祭餘蒸点,至立夏日油煎与小儿食之,谓不…
九暑 [ jiǔ shǔ ]
指夏季九十天的暑热天气。《管子·四时》:“九暑乃至,时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 尹知章 注:“九暑,谓九夏之暑也。”
秋伏 [ qiū fú ]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末伏亦称秋伏。 唐 曹松 《夏日东斋》诗:“三庚到…
七家茶 [ qī jiā chá ]
杭州 旧俗,立夏日烹新茶餽亲戚邻居,称七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