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荒 [ xiōng huāng ]
荒灾。《周礼·地官·遗人》:“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贾公彦 疏:“凶荒,谓年穀不熟。”《晋书·食货志》:“夫百姓年…
戎蛮 [ róng mán ]
(一)、亦作“戎曼”。即 蛮氏。古族名。西戎 的一支。春秋 时分布于今 河南 颍河 上游一带。后为 楚 所灭。《左传…
仓吾 [ cāng wú ]
地名。与苍梧同。《逸周书·王会解》:「仓吾翡翠。」注:「仓吾,蛮也。」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王曰《礼记》注…
山殂水崖 [ shān cú shuǐ yá ]
殂:有土的石山;崖:高地的边。石山和水滨。形容荒野之地。
不毛之地 [ bù máo zhī dì ]
贫脊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三国演义》
龙漠 [ lóng mò ]
白龙堆 沙漠的略称。亦泛指西北边荒之地。
洪荒之力 [ hóng huāng zhī lì ]
洪荒之力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古人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传说天地初开之时,曾经有过一次大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因此…
西荒 [ xī huāng ]
西方荒远之地。相传古代京畿之外划分为侯、甸、绥、要、荒,称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远。 唐 孟郊 《感怀》诗:“羣物…
五狄 [ wǔ dí ]
古代对居于我国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合称。《尔雅·释地》“八狄” 邢昺 疏引 汉 李巡 云:“一曰 月支 ,二曰 秽貊…
都幙 [ dōu mù ]
古代 湘 贵 地区少数民族酋长对其所部头领的称呼。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渠阳蛮俗》:“﹝ 渠阳 ﹞蛮酋自称曰官,谓…
瘴雨蛮烟 [ zhàng yǔ mán yān ]
瘴雨蛮烟(瘴雨蠻煙) 指南方含有瘴气的烟雨。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词:“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説…
丢荒 [ diū huāng ]
◎ 丢荒 diūhuāng[lie waste] 土地不继续耕种,任它荒芜由于水源断绝,这一片地丢荒了详细解释(1)…
荒徼 [ huāng jiǎo ]
荒远的边域。 唐 杨衡 《送人流雷州》诗:“不知荒徼外,何处有人家?” 明 姜埰 《赴戍宣州卫》诗:“荷戈荒徼去,收…
狼荒 [ láng huāng ]
(1).指荒远的边地。 唐 柳宗元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诗:“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集注…
丰虚 [ fēng xū ]
丰收与荒歉。偏指荒歉。宋 邵雍《洛阳怀古赋》:“水旱为沴,年岁丰虚,此天地之常理,虽圣人不能无。”
蛮触 [ mán chù ]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
楚蛮 [ chǔ mán ]
古代指 楚国 境内的民族。《史记·楚世家》:“ 熊渠 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謚。’乃立其长子 康 为 句亶王 …
南荒 [ nán huāng ]
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晋书·陆机传》:“輶轩骋於南荒,衝輣息於朔野。”《太平广记》卷二六四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
枯荑 [ kū yí ]
(一)、枯树所生的嫩芽。喻老夫得少妻。(二)、枯萎之稗草。借指荒芜之地。
南蛮 [ nán mán ]
(1).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礼记·曲礼下》:“其在 东夷 、 北狄 、 西戎 、 南蛮 ,虽大曰子。”《…
傅家甸 [ fù jiā diàn ]
地名。在吉林省。本一荒村,今为哈尔滨全市中最繁盛之区。
蛮声 [ mán shēng ]
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声。 宋 苏轼 《和王巩》之六:“勤把鈆黄记宫样,莫教絃管作蛮声。”
非所 [ fēi suǒ ]
(一)、不按规定时间;不时。(二)、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
穷地 [ qióng dì ]
荒僻贫瘠之地。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 元父 者,九州之穷地,先代之幽墟者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
咳首 [ hāi shǒu ]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尔雅·释地》“六蛮” 邢昺 疏引 汉 李巡 曰:“一曰 天竺 ,二曰 咳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