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七音 [ gōng běn qī yīn ]
七音 [ qī yīn ]
(一)、古乐理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音。《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
七均 [ qī jūn ]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
二声 [ èr shēng ]
七音中的变宫、变徵。
二变 [ èr biàn ]
指七音的变宫、变徵。
旋宫 [ xuán gōng ]
我国古代以十二律配七音,每律均可作为宫音,旋相为宫,故称。自 秦 而后,旋宫声废。
七声 [ qī shēng ]
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级,即宫、商、角、变徵(比角高半音)、徵、羽和变宫(比羽高半音),相当于现行简谱中的1、2、…
变徵 [ biàn zhēng ]
◎ 变徵 biànzhǐ[one of ancient seven musical scale] 传统音乐术语。古七…
仙吕入双调 [ xiān lǚ rù shuāng diào ]
乐曲之音调,南曲十三调之一。《唐书·礼乐志》:「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
变宫 [ biàn gōng ]
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七音级,比“宫”低半音。《后汉书·律历志上》:“以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
俳句 [ pái jù ]
也叫发句。日本诗体的一种。一般由三句十七音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故又名十七音诗。俳句原为俳谐连歌的首句…
六声调式 [ liù shēng diào shì ]
拼音:liù shēng diào shì 基本概念 六声调式是由于在五声…
唐乐 [ táng yuè ]
中国的音乐。《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乐声甚下,无金石之音,既赐乐,乃分为左、右二部:左曰唐乐,中国之…
罗浮宫 [ luó fú gōng ]
法国旧王宫。为louvre的音译,位于巴黎市中心,赛纳河北岸,面积约十九点七平方公里。菲利浦二世(公元1180~12…
中吕宫 [ zhōng lǚ gōng ]
古乐宫声七调的第三运。见 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
待道 [ dài dào ]
要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待道是实,从前於俺无弱;待道是虚,甚音信杳?”
宫庭音乐 [ gōng tíng yīn yuè ]
皇室贵族宴享娱乐或祭祀用的音乐。郭沫若《日本民族发展概观》:“唐代的宫庭音乐和舞踊,在中国是失传了的,而在日本却还有…
移商换羽 [ yí shāng huàn yǔ ]
(一)、本指乐曲换调。“宫”、“商”、“羽”均为古代乐曲五音中之音调名。(二)、比喻事情起了变化。(三)、比喻随声附…
和歌 [ hé gē ]
(一)、亦作“和哥”。日本的一种诗歌体。原有长歌和短歌之分,短歌附在长歌后面。后短歌单独发展,并取代长歌。长歌句数不…
云宫 [ yún gōng ]
(1).巍峨的皇宫。 唐 武则天 《唐享昊天乐》之二:“垂厚泽,降云宫。”(2).道者的居室。《云笈七籤》卷十六:“…
调式 [ diào shì ]
乐曲都是由若 干(通常为五或七个)基本的音所构成,它们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组成为音列,称为调式。调式中的第一 音处于核…
八十四调 [ bā shí sì diào ]
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理论上的八十四调,首先见于《隋书·…
奏上 [ zòu shàng ]
(一)、奏陈天子。(二)、呈上奏章。京剧《二进宫》:“臣七月十三,三本奏上,国太偏偏要让。”
音名 [ yīn míng ]
音乐中代表不同音高的七个基本音。即C、D、E、F、G、A、B。它们在五线谱上和键盘乐器上都有固定的位置。中国古代律吕…
极庙 [ jí miào ]
(一)、秦 宫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始皇 巡 陇西、北地,出 鸡头山,过 回中。焉作 信宫 渭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