悚慑 [ sǒng shè ]
亦作“ 悚讋 ”。畏服。 宋 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復掩 湖 南, 保权 力屈;爰取 荆 南, 继冲 悚慑。…
摄服 [ shè fú ]
(1).有缘饰的衣服。《仪礼·既夕礼》:“贰车白狗摄服。” 郑玄 注:“摄,犹缘也。” 贾公彦 疏:“服又加白狗皮缘…
慑人心魄 [ zhé rén xīn pò ]
令人心神恐惧。如:「看滚滚黄河惊涛拍岸,真是慑人心魄。」
烦缪 [ fán móu ]
错综复杂。《淮南子·泰族训》:“犯大难而不慑,见烦繆而不惑。”
敢怒而不敢言 [ 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慑人 [ zhé rén ]
令人害怕。如:「看滚滚长江,惊涛拍岸,扣人心弦,慑人魂魄。」
慑息 [ shè xī ]
因恐惧而屏息。《周书·萧詧传》:“魏 人慑息,未敢送死。”《南史·恩幸传·茹法珍》:“奄人 王寳孙 年十三四,号为 …
铜面具 [ tóng miàn jù ]
古代将士出征时常戴之以作防护和威慑敌人的铜制面具。
负屈 [ fù qū ]
遭受委屈或冤屈:负屈含冤。
以弱示强 [ yǐ ruò shì qiáng ]
示:显示。把力量弱小伪装成十分强悍的样子,使对方产生威慑。
负屈含冤 [ fù qū hán yuān ]
负屈含冤(負屈含冤) 见“ 负屈啣冤 ”。
屈迹 [ qū jì ]
(一)、见“屈迹”。(二)、亦作“屈跡”。犹屈身。
英勇不屈 [ yīng yǒng bù qū ]
屈:屈服。勇敢出众,不屈不挠。
魁蠹 [ kuí dù ]
大盗。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然犹叙盗侠之事,神奸魁蠹,令人耸慑。”
答抗 [ dá kàng ]
犹答辩,抗辩。《南史·儒林传·戚衮》:“﹝ 徐摛 ﹞辞辩纵横,难以答抗,诸儒慑气。”
抱屈含冤 [ bào qū hán yuān ]
抱屈:受委屈。形容人遭受冤屈。
屏缩 [ píng suō ]
犹躲避。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曹 气慑无语,更不问一毫事,屏缩数日而去。”
屈人之兵 [ qū rén zhī bīng ]
屈:屈服,这里意指使敌人屈服。
诘曲 [ jié qǔ ]
屈曲;屈折。
蒙冤受屈 [ mēng yuān shòu qū ]
蒙:受;冤:冤枉;屈:屈辱。遭受了冤枉和屈辱。
隐诎 [ yǐn qū ]
冤屈。詘,通“屈”。
胆慑 [ dǎn shè ]
恐惧丧气。《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外道是日破魔军, 六师 胆慑尽亡魂。”
屈居 [ qū jū ]
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居亚军。屈居人下。
偻指 [ lǚ zhǐ ]
屈指而数;屈指。
抱屈衔冤 [ bào qū xián yuān ]
抱屈:受委屈;衔冤:含冤。形容人遭受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