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统 [ xíng tǒng ]
我国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犹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当时施行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自…
宋刑统 [ sòng xíng tǒng ]
刑统赋 [ xíng tǒng fù ]
佐职统属 [ zuǒ zhí tǒng shǔ ]
长官之下诸官吏。佐职、佐贰官。统属,属官也。《明律·刑律·骂詈》:「佐职统属骂长官。」
严刑峻制 [ yán xíng jùn zhì ]
严刑峻制(嚴刑峻制) 犹言严刑峻法。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惧万民之不服,则严刑峻制,以贾伤心之怨。”《晋书…
刑法典 [ xíng fǎ diǎn ]
经过系统整理,并确立一定体系的刑事法律文件。
中刑 [ zhōng xíng ]
中等刑罚。《周礼·地官·司市》:“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
任献夫 [ rèn xiàn fū ]
宋、蒲圻人,字安世。政和进士,官至荆门刑曹。见《万姓统谱》。
隆刑 [ lóng xíng ]
严刑,重刑。《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汉 何休 注:“梁 君隆刑峻法,一家犯罪,四家坐之,一国之…
殊死刑 [ shū sǐ xíng ]
斩首的死刑。《后汉书·梁统传》:“臣窃见 元 哀 二帝轻殊死之刑以一百二十三事。手杀人者,减死一等。” 李贤 注:“…
丁镛 [ dīng yōng ]
明、上元人,字凤仪。成化进士。官南京刑部郎中。最嗜文学,耽于诗。见《万姓统谱》。
伯道 [ bó dào ]
(一)、晋邓攸的字。(二)、霸道。伯,通“霸”。指国君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
鸣琴而治 [ míng qín ér zhì ]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刑法志 [ xíng fǎ zhì ]
旧时纪传体断代史中以综述刑法为内容的篇目。 汉代 班固 的《汉书》首创这种体制,后来各代史书多数沿用。或称《刑罚志》…
统临 [ tǒng lín ]
统治;统领。临,居上视下。《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今太子孝敬是崇,春秋既壮,若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之身。” …
刑剭 [ xíng wū ]
谓将有罪之贵族、大臣刑杀于户内,而不在市上施刑。《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刑剭,凶。” 郑玄 注:“若三公倾覆…
古代刑法 [ gǔ dài xíng fǎ ]
刑法,是伴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用以维护和巩固阶级统治的工具。
管辖 [ guǎn xiá ]
(一)、管理统辖。(二)、诉讼上指上下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以及刑事诉讼…
以刑致刑 [ yǐ xíng zhì xíng ]
以刑致刑 谓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
刑种 [ xíng zhǒng ]
刑罚种类的简称。中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
恩威并济 [ ēn wēi bìng jì ]
威:以法自治或以武力威协。奖赏和刑罚一起使用。指统治者同时采用高压和怀柔手段。,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刑冲 [ xíng chōng ]
星相术语。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刑:子刑卯,卯刑子,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辰午酉亥自刑…
主刑 [ zhǔ xíng ]
可以独立用于犯罪人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区别于“附加刑”)。
刀锯鼎镬 [ dāo jù dǐng huò ]
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扑罚 [ pū fá ]
笞打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周礼.司市》
【词语拼音】xíng tǒng
【词语解释】我国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犹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当时施行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自 唐 至 宋,历代沿袭。始于 唐宣宗 大中 年间的《大中刑法统类》,现仅存《宋刑统》。《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命御史知杂事 张湜 等训释,详定为刑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刑统皆 汉 唐 旧文,法家之五经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周世宗 令御史 张湜 等注释删节,王溥、范质 等据文评议,详定为《刑统》二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