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告 [ qǐ gào ]
启奏;告知。
谨白 [ jǐn bái ]
犹敬启,敬告。
启全 [ qǐ quán ]
谓善终。 唐 胡晧 《雟州都督姚懿碑》:“启全告终,返真于始。”参见“ 启手启足 ”。
布告牌 [ bù gào pái ]
用来张贴通告事项的木板。如:「布告牌里贴了一张寻人启事。」也作「布告牌」。
警示 [ jǐng shì ]
警告;启示:警示后人。予以警示。
送别 [ sòng bié ]
送远行的人启程,跟他告别送别同学
匿名揭帖 [ nì míng jiē tiè ]
揭帖:旧指张贴的启事。指不写自己的名字或不写真实姓名的告人启事。
启发 [ qǐ fā ]
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启发性报告。启发群众的积极性。
啓祷 [ qǐ dǎo ]
启请祷告。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三:“至赛时,张乐弄傀儡,初用楮钱,爇香启祷,犹如祠神。”
启祷 [ qǐ dǎo ]
启请祷告。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至赛时,张乐弄傀儡,初用楮钱,爇香启祷,犹如祠神。”
启知 [ qǐ zhī ]
禀告。《三国演义》第一○六回:“ 爽 事 懿 甚谨,一应大事,必先启知。”
官告 [ guān gào ]
即告身。古代官吏的委任状。唐 白居易《与高固诏》:“表朕念功之心,仍赐卿官告,卿宜即赴闕庭。”《旧唐书·宪宗纪下》:…
别啓 [ bié qǐ ]
告别的书信。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三出:“我留下别启一封,谢你主人。”
榜子 [ bǎng zǐ ]
(一)、即奏折。(二)、名帖,名片。(三)、告示,启事。(四)、样子,榜样。(五)、舟人,船夫。
告白 [ gào bái ]
(一)、(机关、团体或个人)对公众的声明或启事。(二)、说明;表白:向朋友告白自己的忧虑。
黄祲 [ huáng jìn ]
黄色之云气。 宋 苏轼 《贺冬启》:“伏以候緹室之清宫,瞽告以日;卜臺观之黄祲,史书有年。”
警拂 [ jǐng fú ]
告诫匡正。拂,通“ 弼 ”。 宋 文同 《祭梓潼神文》:“愿神阴启默导,时赐警拂,心虑口述,无使誖谬。”
揭帖 [ jiē tiě ]
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推绎 [ tuī yì ]
推求寻绎。 梁启超 《敬告我同业诸君》:“比近事,察现象,而思所以推绎之,发明之,以利国民。”
倚装 [ yǐ zhuāng ]
靠在行装上,谓整装待发。多用于告别信柬中。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 杭 行倚装,不及走送,惟神相契,匪以…
报眼 [ bào yǎn ]
原指报纸头版最上方报头两边的位置,现多指头版右上角的位置,用来登载重要稿件或启事、广告等。
启白 [ qǐ bái ]
陈述;禀告。《释名·释书契》:“笏,忽也。君有教命及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卷二:“…
鼚鼓轩舞 [ chāng gǔ xuān wǔ ]
谓击鼓跳舞。泛指游乐。梁启超《敬告我国国民》:“若美国之七月四日,法国之七月十四日,皆举国臚欢,鼚鼓轩舞。”
哀啓 [ āi qǐ ]
文体的一种。旧时丧家叙述死者生平及病终情况的书启。多附于讣告之内,也有单独成文送给亲友的。 冰心 《南归》:“虽然没…
上啓 [ shàng qǐ ]
上奏;禀告。 南朝 梁 萧统 《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清平山堂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