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蛮 [ bái mán ]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个部落。分布于今 云南省 滇池、洱海 地区及 四川省 南部。唐 时其首领参加了 南诏 政权。后晋…
刀墨之民 [ dāo mò zhī mín ]
谓黥面之罪民也。《国语·周语上》:「于是乎,有蛮夷之国,有斧钺刀墨之民。」注:「刀墨,谓以刀刻其额,而墨涅之。」
刁蛮 [ diāo mán ]
刁钻蛮横:生性刁蛮。态度刁蛮。
都幙 [ dōu mù ]
古代 湘 贵 地区少数民族酋长对其所部头领的称呼。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渠阳蛮俗》:“﹝ 渠阳 ﹞蛮酋自称曰官,谓…
匄施 [ gài shī ]
施舍;施与。《后汉书·窦武传》:“是时 羌蛮 寇难,岁俭民飢, 武 得两宫赏赐,悉散与太学诸生,及载肴粮於路,匄施贫…
蛮暴 [ mán bào ]
凶横粗野。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前者视为蛮暴之举动,今则以为文明之常规。” 蒋光慈 《鸭绿江上》:“听说…
蛮语 [ mán yǔ ]
南方少数民族的言语。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
板楯蛮 [ bǎn dùn mán ]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秦 汉 时分布在当时的 巴郡 一带。《后汉书·桓帝纪》:“ 白马羌 寇 广汉属国 ,杀长吏, …
蛮声 [ mán shēng ]
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声。 宋 苏轼 《和王巩》之六:“勤把鈆黄记宫样,莫教絃管作蛮声。”
蛮争触斗 [ mán zhēng chù dòu ]
蛮、触:蛮氏、触氏。
楚蛮 [ chǔ mán ]
古代指 楚国 境内的民族。《史记·楚世家》:“ 熊渠 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謚。’乃立其长子 康 为 句亶王 …
咳首 [ hāi shǒu ]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尔雅·释地》“六蛮” 邢昺 疏引 汉 李巡 曰:“一曰 天竺 ,二曰 咳首 。”
悍横 [ hàn héng ]
蛮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宿迁乡民劫面厂馀记》:“乡民之悍横如此,官吏之纵恣如彼,此固至…
廉简 [ lián jiǎn ]
清廉简约。指不苟取,不扰民。《周书·泉仲遵传》:“先是, 东梁州 刺史 刘孟良 在职贪婪,民多背叛。 仲遵 以廉简处…
五溪蛮 [ wǔ xī mán ]
五溪蛮亦称“武陵蛮”。
浅蛮 [ qiǎn mán ]
我国古代对南方发展程度较高,生活习俗等比较接近汉族的少数民族的泛称。《太平广记》卷一九○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
野蛮人 [ yě mán rén ]
指欧洲中世纪时代的“蛮族人“,正如春秋时期华夷之间贵贱尊卑的观念一样,“蛮族“实际上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邻族(日耳…
叫横 [ jiào hèng ]
〈方〉说蛮横的话;耍蛮横。
蛮锦 [ mán jǐn ]
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所织的锦。唐 张碧《游春引》之二:“五陵 年少轻薄客,蛮锦花多春袖窄。”
僻狭 [ pì xiá ]
偏僻狭隘。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此僻狭之国,蛮夷之民,大夫何索,然若不辱,乃至於此。”
蛮荒 [ mán huāng ]
(一)、野蛮荒凉:蛮荒时代。(二)、指文化落后的偏远地方:历险阻,入蛮荒。
山民 [ shān mín ]
山地居民。汉 荀悦《申鉴·时事》:“皇民敦,秦 民弊,时也;山民朴,市民玩,处也。”《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
七戎 [ qī róng ]
古代泛称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墨子·节葬下》:“ 舜 西教乎七戎。”《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
獠丁 [ liáo dīng ]
指西南少数民族的兵丁。《三国演义》第八八回:“﹝ 孟获 ﹞即差心腹人賫金珠寳贝,往八番九十三甸等处,并蛮方部落,借使…
九貉 [ jiǔ hé ]
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周礼·夏官·职方氏》:“﹝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