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言 [ jiù yán ]
不祥之语。
咎罪 [ jiù zuì ]
(1).罪过。《书·说命中》“惟 説 不言有厥咎” 孔 传:“王能行善,而 説 不言,则有其咎罪。”(2).犹得罪。…
执咎 [ zhí jiù ]
《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郑玄 笺:“谋事者众,訩訩满庭,而无敢决当是非,事若不成,谁云己当其…
自贻伊咎 [ zì yí yī jiù ]
自贻伊咎(自貽伊咎) 谓自己招来过错。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禄,其事不成,自貽伊咎。” …
贞师 [ zhēn shī ]
《易·师》:“师贞,丈人吉,无咎。”孔颖达 疏;“言为师之正,唯得严庄丈人监临主领,乃得吉,无咎。”后以“贞师”指以…
咎毁 [ jiù huǐ ]
(一)、归咎,诋毁。(二)、犹咎悔。
归咎 [ guī jiù ]
归罪。《左传·桓公十八年》:“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 晋 潘岳 《西征赋》:“扞矢言而不纳,反推怨以归咎。” 宋 …
镜听 [ jìng tīng ]
占卜法之一。于除夕或岁首,怀镜胸前,出门听人言,以占吉凶休咎。
侮由自取 [ wǔ yóu zì qǔ ]
释义 义参「咎由自取」。见「咎由自取」条。
咎悔 [ jiù huǐ ]
(一)、灾祸;灾患。汉 班固《奕旨》:“隐居放言远咎悔,行象 虞仲 信可喜。”三国 魏 嵇康《幽愤》诗:“古人有言,…
既往不究 [ jì wǎng bù jiù ]
释义 义参「既往不咎」。见「既往不咎」条。
变咎 [ biàn jiù ]
变故,灾异。《后汉书·陈忠传》:“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輒切免公台。” 宋 王禹偁 《为宰臣以彗星见…
进退惟咎 [ jìn tuì wéi jiù ]
进退惟咎(進退惟咎) 谓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 唐 道宣 《统论前议优劣并赞》:“披沥丹款,未紆黄道,进退惟咎,投措靡…
咎繇 [ jiù yáo ]
亦作“ 咎陶 ”。即 皋陶 。 舜 之贤臣。咎,通“ 皋 ”。《楚辞·离骚》:“ 汤 禹 严而求合兮, 挚咎繇 而能…
动常得咎 [ dòng cháng dé jiù ]
释义 义参「动辄得咎」。见「动辄得咎」条。
速咎 [ sù jiù ]
招致过错。唐 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岂非修正直以召灾,好仁义以速咎者耶?”宋 沉作喆《寓简》卷八:“语言之速咎,…
引咎 [ yǐn jiù ]
把过错归到自己身上:引咎辞职。咎(jiù):过错。
噩厉 [ è lì ]
严肃,严厉。 章炳麟 《读郭象论嵇绍文》:“ 象 则 晋 之清言者也,噩厉守正,逴远于儒。 山涛 之咎,顾岂在清言耶…
厉无咎 [ lì wú jiù ]
夕惕若厉,无咎“咎”就两个意思,一是“过错”,二是“惩罚”。
塞咎 [ sāi jiù ]
抵补罪过。《后汉书·列女传·盛道妻》:“君可速潜逃,妾自留狱,代君塞咎。”《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 心怨之。因…
无咎 [ wú jiù ]
没有祸殃;没有罪过。《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子必来,我受,其无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邹阳…
咎氏 [ jiù shì ]
舅父辈。亦为古天子对异姓诸侯的敬称。咎,通“ 舅 ”。《穆天子传》卷五:“咎氏宴饮毋有礼, 许男 不敢辞,升坐于出尊…
咎舋 [ jiù xìn ]
见“咎衅”。
咎陶 [ jiù táo ]
见“咎繇”。
饬责 [ chì zé ]
斥责。 清 姚鼐 《<南园诗存>序》:“君奏 和珅 及军机大臣常不在直之咎,有詔飭责,谓君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