蹂藉 [ róu jiè ]
(一)、亦作“蹂籍”。践踏。(二)、侵害;侵扰。
俎上肉 [ zǔ shàng ròu ]
比喻任人欺压蹂躏的人或国家。
蹴蹈 [ cù dǎo ]
(一)、亦作“蹵蹈”。践踏;蹂躏。(二)、指压倒。
剩蕊残葩 [ shèng ruǐ cán pā ]
蕊:花蕊;葩:花。比喻已被摧残蹂躏的女子。
铁蹄 [ tiě tí ]
铁的蹄。比喻侵略者蹂躏人民的残暴行为
躏蹂 [ lìn róu ]
(1).踩踏。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马足纷随定何碍,躪蹂惟惜麦苗芒。”(2).摧残。 清 张应昌 …
跺躏 [ róu lìn ]
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凌,造句:无辜的百姓遭受战争蹂躏。
蹂踏 [ róu tà ]
犹踩踏。《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真个人人逃窜,个个奔忙,自相蹂踏,死者不计其数。” 艾青 《吹号者》诗:“那道路,…
汇族 [ huì zú ]
族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绛妃》:“姊妹俱受其摧残,汇族悉为其蹂躪。”
稠夥 [ chóu huǒ ]
犹稠众。《元史·郝经传》:“或劝径趋 临安,曰:‘其民人稠伙,若往,虽不杀戮,亦被践蹂,吾所不忍。’”
砧上之肉 [ zhēn shàng zhī ròu ]
比喻生死由人,任人蹂躏宰割的对象。如:「只要你一吸毒,就是砧上之肉,受到毒贩的控制。」
稠伙 [ chóu huǒ ]
犹稠众。《元史·郝经传》:“或劝径趋 临安 ,曰:‘其民人稠伙,若往,虽不杀戮,亦被践蹂,吾所不忍。’”
蹂蹀 [ róu dié ]
犹踩踏。 明 徐复祚 《红梨记·托寄》:“ 汴京城 天骄气赊, 赵世庙 犬羊蹂蹀。”参见“ 踩踏 ”。
涂炭 [ tú tàn ]
(一)、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困苦的境遇。见〖生灵涂炭〗。(二)、使处于极困苦的境遇;蹂躏:涂炭百姓。
黄花姑娘 [ huáng huā gū niáng ]
处女的俗称。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蹂躏》:“是啊,这样的缺德事情,一个黄花姑娘呀!”
作梦 [ zuò mèng ]
做梦。宋、陆游〈立秋江边〉诗:「酒盌论交密,丹炉作梦新。」;宋、宋伯仁〈坐久〉诗:「营巢鸦蹂树,作梦蝶眠花。」
爱妾换马 [ ài qiè huàn mǎ ]
旧时常用爱妾换马一词形容中国古代男子风流倜傥与妇女命运被蹂躏的悲惨一面。
残花败柳 [ cán huā bài liǔ ]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践躏 [ jiàn lìn ]
蹂躏,欺压。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九》:“今转用俗字达合切为踏,见暴吏践躪小民无顾恤之意。”
糟蹋 [ zāo tà ]
(一)、浪费或损坏:这阵大风糟蹋了不少果子。小心剪裁,别把料子糟蹋了。(二)、蹂躏,特指奸污。‖也作糟踏。
践污 [ jiàn wū ]
(一)、踩踏而使污秽,弄脏。《仪礼·公食大夫礼》“牛羊豕陈于门内”汉郑玄注:“为其践污馆庭,使近外。”(二)、蹂躏,…
给粟 [ gěi sù ]
发给粮食。《新唐书·食货志三》:“关中 为 吐蕃 蹂躪者二十年矣,北至 河曲 人户无几,诸道戍兵月给粟十七万斛,皆糴…
备善 [ bèi shàn ]
尽善;全优。《汉书·匈奴传上》:“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善而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乃稼穡也。” 三国 魏 曹丕 《典…
舆厮 [ yú sī ]
舆隶与厮卒。《汉书·扬雄传上》:“蹂尸舆廝,係累老弱。”王先谦 补注引 刘奉世 曰:“舆,舆隶也。廝,廝卒也。”清 …
埏蹂 [ shān róu ]
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粘土。引申指反复修改、锤炼诗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