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改 [ kuāng gǎi ]
纠正,改正。
匡正 [ kuāng zhèng ]
纠正;改正:匡正时弊。
矫国革俗 [ jiǎo guó gé sú ]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以匡不逮 [ yǐ kuāng bù dǎi ]
匡:匡正;不逮:不及,考虑不周的地方。达到改正不周全地方的目的。多用于请人提意见。
康庐 [ kāng lú ]
宋 时 庐山 的别称。 宋 辛弃疾 《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阁亭》词:“是中不减 康庐 秀。倩西风,为君唤起,翁能来否…
补过拾遗 [ bǔ guò shí yí ]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规正 [ guī zhèng ]
(一)、规劝,使改正;匡正:互相规正。规正风俗。(二)、规整:他们围坐成一个不很规正的圆圈。
济世匡时 [ jì shì kuāng shí ]
济:拯救;匡:匡正。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劻济 [ kuāng jì ]
匡时济世。劻,同“匡”。
将顺匡救 [ jiāng shùn kuāng jiù ]
将:随;匡:匡正。顺应好事,匡正挽救失误。
见异思迁 [ jiàn yì sī qiān ]
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
匡饬 [ kuāng chì ]
亦作“匡饰”。匡正整治。
劻救 [ kuāng jiù ]
匡救。劻,同“匡”。
改张易调 [ gǎi zhāng yì diào ]
改张易调(改張易調) 更换琴弦,变换声调。比喻改变方针、做法或态度。《晋书·琅邪悼王焕传》:“正是匡矫末俗,改张易调…
匡俗 [ kuāng sú ]
(1).匡正时俗。《魏书·逸士传序》:“比夫迈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2).传说中的人物。一说…
匡惧 [ kuāng jù ]
恐惧。《礼记·礼器》:“年虽大杀,众不匡惧。”郑玄 注:“匡,犹恐也。”陆德明 释文:“同恇惧,音匡。”孔颖达 正义…
壹匡 [ yī kuāng ]
一匡。使一切得到匡正。
畏匡 [ wèi kuāng ]
《论语·子罕》:“子畏於 匡。”刑昺 疏:“子畏於 匡 者,谓 匡 人以兵围 孔子。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於 匡…
匡扶 [ kuāng fú ]
匡正扶持;辅佐:匡扶汉室。
改行自新 [ gǎi háng zì xīn ]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汉书·东平思王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汉书·匡…
陈桥兵变 [ chén qiáo bīng biàn ]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北汉勾结契丹入寇,赵匡胤出师御之,兵次陈桥驿,在赵普、石守信等策划下,发动兵变,拥立赵…
匡时济俗 [ kuāng shí jì sú ]
匡时济俗(匡時濟俗) 匡救时世。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故 禹 拜昌言而嘉猷罔伏, 汉 徵极諫而文学稍…
匡岳 [ kuāng yuè ]
(一)、亦作“匡岳”。江西庐山的别称。(二)、见“匡岳”。
匡合之功 [ kuāng hé zhī gōng ]
匡:纠正;匡合:把天下纳入正轨。指治理国家的功劳。
匡君 [ kuāng jūn ]
(一)、匡辅君主。(二)、指匡俗兄弟。(三)、指江西的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