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兵 [ shòu bīng ]
古代藏兵器于国,有战事经祭告后发给兵士。《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从司马…
授钺 [ shòu yuè ]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
列兵 [ liè bīng ]
(一)、士兵军衔的最低一级。(二)、被授予列兵军衔的军人。
杖节把钺 [ zhàng jié bǎ yuè ]
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权力的象征;钺: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权力,掌握很大的兵权
征召 [ zhēng zhào ]
(一)、征(兵):征召入伍。响应征召。(二)、授官职;调用。
黄石书 [ huáng shí shū ]
指 黄石公 授与 张良 的兵书。世称《黄石公三略》。
士官 [ shì guān ]
(一)、士兵军衔中最高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士官军衔授予志愿兵,分高级士官、中级士官和初级士官三级。(二)、被授予…
丁应璧 [ dīng yīng bì ]
明、寿光人,字为章。嘉靖进士,授兵部主事,振武兵变,假他事,除其首魁,因而全军镇定。官大同兵备道。见《寿光县志》。
部队番号 [ bù duì fān hào ]
部队的编制名称,一般按照部队的性质、编制序列和数字顺序授予,如炮兵第一师、步兵第X团,航空兵第X师等。
授孑 [ shòu jié ]
授予兵器。语本《左传·庄公四年》:“楚武王 荆尸,授师孑焉,以伐 随。”杜预 注:“扬雄《方言》:‘孑者,戟也。’”…
顿瘵 [ dùn zhài ]
犹卧病。《梁书·殷钧传》:“服闋,迁五兵尚书,犹以顿瘵经时,不堪拜受,乃更授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侍东宫。”
杖节 [ zhàng jié ]
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
节麾 [ jié huī ]
(一)、古代朝廷授予大将的符节和令旗。(二)、用为对职掌兵权者的敬称。
简愿 [ jiǎn yuàn ]
犹朴实。 唐 李虞仲 《授王政雅等兵部郎中制》:“尔等皆以简愿端明,脩词践行。”
行兵 [ xíng bīng ]
领兵;用兵。《周书·宣帝纪》:“初令授总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节。” 唐 岑参 《胡歌》:“ 关 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
倒持干戈 [ dǎo chí gān gē ]
dào chí gān gē 倒持干戈 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彊者为雄,所谓…
明亮宅 [ míng liàng zhái ]
”明亮,乾隆四十一年以功封一等襄勇伯,嘉庆十五年授协办大学士,二十二年授武英殿大学士,管兵部加太子太保,二十四年晋三…
伦以诜 [ lún yǐ shēn ]
明人,以训之弟,字彦羣。正德进士,官仪制司主事,后授南京兵部郎中。见《尚友录·卷四》。
刁衎 [ diāo kǎn ]
宋人,彦能子,字元宾。与修《册府元龟》。书成,授兵部郎中卒。见《宋史·卷四百四十一》、《尚友录·卷六》。
刘悛 [ liú quān ]
南齐人,勔之子,字士操,諡敬。数从父出征,授宁朔将军,后为五兵尚书。见《南齐书·卷三十七》。
被假 [ bèi jiǎ ]
借用。《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今诣 许昌,不过中宿,许昌 别库,足相被假。”胡三省 注:“许昌 别库贮兵…
将事 [ jiāng shì ]
(一)、从事于某项任务或工作。《左传·成公十三年》:“晋侯 使 郤錡 来乞师,将事不敬。”清 陈确《<大学辨>序》:…
削柳简 [ xuē liǔ jiǎn ]
刻柳木以为简也。《元史·秦起宗传》:「生长兵间,学书无从得纸,父顺削柳为简书,以授之;成诵,即更削去。」
京省 [ jīng shěng ]
古代中央各部的统称。《北齐书·崔劼传》:“﹝ 崔劼 ﹞俄授京省,寻转五兵尚书,监国史,在臺阁之中,见称简正。”
凶类 [ xiōng lèi ]
犹凶徒。《晋书·张重华传》:“主簿 谢艾 ,兼资文武,明识兵略,若授以斧鉞,委以专征,必能折衝御侮,歼殄凶类。”
【词语拼音】shòu bīng
【词语解释】古代藏兵器于国,有战事经祭告后发给兵士。《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及其受兵输,亦如之。”孙诒让 正义引 惠士奇 曰:“古者兵器藏於国,有事而后授兵,既事復还兵。”《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 将伐 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杜预 注:“大宫,郑 祖庙。”《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太傅 懿 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 洛水 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