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行 [ jì xíng ]
记载旅途中见闻的文字或图画(多用于标题):旅欧纪行。
以闻 [ yǐ wén ]
与「上闻」同。臣民上书皇帝时专用语。《礼记·曾子问》:「有司以闻曰:『古之礼,慈母无服。』。」;三国魏、曹植〈上责躬…
流言蜚语 [ liú yán fēi yǔ ]
《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后以流言蜚语指毫无根…
记者证 [ jì zhě zhèng ]
记者证-简介 记者证是我国新闻机构的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使用的有效工作身份证件,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并核发…
小诵 [ xiǎo sòng ]
指年小时所诵习的典传。《大戴礼记·保傅》:“简闻小诵,不传不习,凡此其属,少师之任也。” 王聘珍 解诂:“简闻,谓所…
噱嗢 [ jué wà ]
大笑。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序》:“輒求异闻以资噱嗢。”参见“ 嗢噱 ”。
闻生没死 [ wén shēng méi sǐ ]
趁还活着未死,形容拼死、拼命。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那张生,闻得道,把旋阑儿披定,起来陪告。东倾西侧的做些…
详博 [ xiáng bó ]
详备广博。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闻见録》二帙,併沐示教,记载详博。” 梁启超 《读<春秋>…
倾耳 [ qīng ěr ]
侧着耳细心静听。《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遗闻逸事 [ yí wén yì shì ]
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鲁迅 《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
他言 [ tā yán ]
1、其他之言。《国语·楚语上》:「宁闻他言。」;《史记·留侯世家》:「遂去,无他言。」
佚闻 [ yì wén ]
逸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
饫闻 [ yù wén ]
犹饱闻。谓所闻已多。 唐 韩愈 《燕喜亭记》:“次其道途所经,自 蓝田 入 商 洛 ……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於山水飫…
誉言 [ yù yán ]
赞美的话。《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自子之守 阿 ,誉言日闻。”反义词毁言
耳食 [ ěr shí ]
指不加审察,轻信 传闻。《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
聊斋 [ liáo zhāi ]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在书斋中,蒲松龄设一茶棚,专门询问一些奇闻异事,然后把听来的这些事情加工润色之后记录下来。…
老学庵笔记 [ lǎo xué ān bǐ jì ]
笔记。宋代陆游作。十卷。记述朝廷典章制度,士林谈议,市井轶闻。尤详于南宋抗金活动,颇有史料价值。
阗凑 [ tián còu ]
大量聚集。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惠化》:“数年之间,渔商闐凑,州境大理。”
浪闻 [ làng wén ]
随便传播。 明 王錂 《春芜记·闺语》:“还将脣舌守如瓶,莫向人前作浪闻。”
艰瘁 [ jiān cuì ]
艰难困顿。 明 方孝孺 《后乐斋记》:“生民之艰瘁,政治之闕失,若己不闻焉。”
益军 [ yì jūn ]
犹益兵。《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荆 闻 王翦 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 秦 。”
遗史 [ yí shǐ ]
(一)、指前朝的历史。(二)、谓根据轶闻编成的史书,所记多为正史所不载。
谕祭 [ yù jì ]
谓天子下旨祭臣下。 明 袁中道 《东游日记》:“ 文庄 知之,上闻于朝,遣使諭祭。”
空头谎 [ kōng tou huǎng ]
虚编的谎话。《西游记.第二零回》:「师兄又扯空头谎了,风又好抓得过来闻!」
闻所不闻 [ wén suǒ bù wén ]
闻所不闻(聞所不聞)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越 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
【词语拼音】jì wén
【词语解释】(一)、记述所闻。《史记·封禅书》:“厥旷远者千有餘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闕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孔子家语·六本》:“记闻而言,无务多説。”王肃 注:“但记所闻而言,言不出説中,故不可以务多説。”清 陈仪《康熙六十年颁历拟礼部请上尊号疏》:“於时书契未开,灵蹟丕显,千世而后,犹可记闻。”
(二)、记事与见闻。元 袁桷《邓淳翁<春秋集传>序》:“夫因义例以明圣人之意,惧义与例不得而尽,广其记闻,不烛於理,则事益无以自附。”亦指记诵与见闻。清 沉德潜《蒋先生传》:“其於学有心得,不专恃记闻浩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