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凝咽 [ wú yǔ níng yàn ]
鲠咽 [ gěng yān ]
犹哽咽。鯁,通“ 哽 ”。 晋 陆云 《吊陈永长书》之二:“想念篤性,哀悼切裂,当可堪言,无因展告,望企鯁咽,财遣表…
滞滞泥泥 [ zhì zhì ní ní ]
犹拘牵。《陆象山语录》卷下:“凡事只过了,更不须滞滞泥泥。子渊却不如此,过了便了无凝滞。”《陆象山语录》卷下:“凡事…
斯翬 [ sī huī ]
指雉。语本《诗·小雅·斯干》:“如翬斯飞,君子攸躋。”朱熹 集传:“翬,雉。”《南史·褚炫传》:“从 宋明帝 射雉,…
斯翚 [ sī huī ]
指雉。语本《诗·小雅·斯干》:“如翬斯飞,君子攸躋。”朱熹 集传:“翬,雉。”《南史·褚炫传》:“从 宋明帝 射雉,…
近忧 [ jìn yōu ]
谓近在眼前的忧患。《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唐 柳宗元 《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盖以将骄卒…
无染 [ wú rǎn ]
佛教语。谓性本洁净,无沾污垢。 晋 道安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智也。…
软滑 [ ruǎn huá ]
柔软滑润;温软。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藤》:“ 刀陈岭 有膏藤,津汁软滑,无物能比。” 宋 欧阳修 《赠沉博士…
村竖 [ cūn shù ]
村童。指粗俗的年轻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怪村竖那得作此语,凝思欲问,则笠影出没杉檜间,已…
饧箫 [ xíng xiāo ]
卖饴糖人所吹的箫。语本《诗·周颂·有瞽》:“簫管备举。”郑玄 笺:“簫,编小竹管,如今卖餳者所吹也。”孔颖达 疏:“…
闲语 [ xián yǔ ]
亦作“间语”。亦作“闲语”。说私话。《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再拜,因问, 侯生 乃屏人閒语。”《后汉书·邓禹传》…
诗歌 [ shī gē ]
泛指各种体裁的诗。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分行排列,…
踵息 [ zhǒng xī ]
道家炼气养生之法。亦指呼吸徐缓深沉。语本《庄子·大宗师》:“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成玄英 疏:“真人心性和缓…
燕语 [ yàn yǔ ]
(1).宴饮叙谈。《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郑玄 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 朱熹 集传:“…
三吏、三别 [ sān lì sān bié ]
组诗名。唐代杜甫作。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均写作者在安史之…
雅则 [ yǎ zé ]
犹典雅。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文字亦舂容雅则,至 宋 世一时盛传。” 明 胡应麟 《诗薮·杂…
寂定 [ jì dìng ]
佛家谓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百喻经·书末偈语》:“佛正法寂定,明照於世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
朗练 [ lǎng liàn ]
明白凝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士龙 朗练,以识检乱,故能布采鲜浄,敏於短篇。” 唐 陈子昂 《…
郁塞 [ yù sè ]
滞塞;不舒畅。《吕氏春秋·达郁》:“故圣王之贵豪士与忠臣也,为其敢直言而决鬱塞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古穆 [ gǔ mù ]
古朴凝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北崖有石柱矗立,大倍於笋,而色甚古穆。” 清 恽敬 《答秦抚军…
一眉 [ yī méi ]
(1).指月的一钩。因月形如眉,故称。《朱子语类》卷七九:“月形如弹圆,其受光如粉涂一半。月去日近,则光露一眉,渐远…
底滞 [ dǐ zhì ]
(1).滞留。语本《国语·楚语下》:“夫民,气纵则底,底则滞,滞而不振,生乃不殖。” 韦昭 注:“底著也。滞,废也。…
疑滞 [ yí zhì ]
(1).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三国 魏 曹操 《与荀彧书追伤郭嘉》:“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疑滞,欲以后事属之。” …
拳局 [ quán jú ]
亦作“ 拳跼 ”。局促不得舒展;屈曲。《世说新语·排调》“头责 秦子羽 云”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敏 《头责子羽文》…
急言 [ jí yán ]
(1). 汉 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与“缓言”、“徐言”对言。有i[i]介音的细音字,因发音时口腔的气道先窄而后宽,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