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征道 [ xiōng dì zhēng dào ]
道弟称兄 [ dào dì chēng xiōng ]
道弟称兄(道弟稱兄)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一会儿要和你道弟称兄,一会儿还…
兄宽忍弟 [ xiōng kuān rěn dì ]
谓兄弟之间相处之道。兄当宽仁,弟当忍从也。
至弟 [ zhì dì ]
谓善事兄长,极尽为弟之道。弟,同“悌”。
父子军 [ fù zǐ jūn ]
唐 初禁军的一种。以父兄告老,子弟相代为特征,故名。
三袁 [ sān yuán ]
明 文学家 袁宗道、宏道、中道 兄弟三人的合称。
伪恩 [ wěi ēn ]
虚伪之恩惠。晋、谢灵运〈撰征赋〉:「借兄弟以伪恩,相魏武以谲狂。」
弱弟 [ ruò dì ]
(一)、幼弟。汉 蔡邕《太傅文恭侯胡公碑》:“上奉继亲,下慈弱弟。”《晋书·诸葛长民传》:“相公西征,老母弱弟委之将…
弟道 [ dì dào ]
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第一件对着父母先要尽了子道,对着弟兄要尽了弟道。”郭沫若《…
茅君 [ máo jūn ]
指传说中在 句容 句曲山 修道成仙的 茅氏 兄弟。
呼兄唤弟 [ hū xiōng huàn dì ]
称兄道弟,表示亲密。《三国演义.第七六回》:「比及杀到黄昏,关公遥望四山之上,皆是荆州士兵,呼兄唤弟,觅子寻爷,喊声…
三茅 [ sān máo ]
(一)、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二)、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三)、山名。亦称茅山、句曲山。在江苏省句容县…
打虎还得亲兄弟 [ dǎ hǔ hái děi qīn xiōng dì ]
办事情须用亲信的人。《西游记.第八一回》:「自古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待天明和你同心…
天伦 [ tiān lún ]
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天伦之乐自然的道理合于天伦
兄弟不如友生 [ xiōng dì bú rú yǒu shēng ]
《诗经·小雅·棠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疏:「室家安宁,身无急难,则当与朋友交,切磋琢磨,…
人义 [ rén yì ]
人道之所宜也。《礼记·礼运》:「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长兄 [ zhǎng xiōng ]
(1).兄弟中排行最大者。《鹖冠子·世贤》:“﹝ 魏文王 ﹞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 曰:‘长兄最善…
赴辟 [ fù pì ]
应朝廷征召。唐 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明年赴辟下 昭 桂,东郊慟哭辞兄弟。”参见“赴召”。
随驴把马 [ suí lǘ bǎ mǎ ]
谓当赶驴牵马的仆从。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你救了我性命,休道是做兄弟,在你家中随驴把马,也是情愿。”元李致远《还…
分颜 [ fēn yán ]
翻脸。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和你几年价来往,倾心儿契合,则今日索分颜。”《水浒传》第十九回:“吴用 便道:…
中弟 [ zhōng dì ]
次弟。《汉书·杜延年传》:“缓 六弟,五人至大官……唯中弟 钦,官不至而最知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吾观 …
笼驴把马 [ lóng lǘ bǎ mǎ ]
比喻贱役。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休道做兄弟,便那笼驴把马。愿随鞭镫。」
邪派 [ xié pài ]
不正派。《红楼梦》第七五回:“﹝ 贾政 ﹞遂不悦道:‘可见是弟兄了:发言吐气,总属邪派。’”
隔母 [ gé mǔ ]
犹异母。《红楼梦》第二八回:“﹝ 宝玉 ﹞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妹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我隔母的?”
山矾弟 [ shān fán dì ]
宋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后因以“山矾弟”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