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卦 [ zūn guà ]
指八卦中的乾坤两卦。
八卦乾坤道 [ bā guà qián kūn dào ]
六子 [ liù zǐ ]
谓《易》八卦中的震、巽、坎、离、艮、兑。此六卦皆由构成乾卦的阳爻和构成坤卦的阴爻组成,故称。
乾马 [ qián mǎ ]
语本《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道教因以“乾马”指纯阳之气。
八象 [ bā xiàng ]
《易》八卦之象。即:乾(天)、坤(地)、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巽(风)、震(雷)。
坤牛 [ kūn niú ]
《周易》取物象义,以牛的柔顺和负重载物作为坤卦之象,称为“坤牛”。《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 孔颖达 疏:“…
旋乾转坤 [ xuán qián zhuǎn kūn ]
乾、坤是八卦中的天和地。意为把天地倒转过来。比喻根本改变局面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十三势 [ shí sān shì ]
十三势shí sān shì 十三势是太极拳的另一种称法。太极拳古籍有"掤、捋…
乾坤 [ qián kūn ]
◎ 乾坤 qiánkūn(1) [heaven and earth]∶天地扭转乾坤(2) [male …
六十四卦 [ liù shí sì guà ]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
纳甲 [ nà jiǎ ]
(一)、谓天干分纳于八卦。即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相传出于《京氏易传》…
八卦方位 [ bā guà fāng wèi ]
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
卦气 [ guà qì ]
(1).以《易》六十四卦与四时、月令、气候等相配之法。相传 文王 序《易》,以《坎》、《离》、《震》、《兑》为四时卦…
乾刚 [ qián gāng ]
(一)、谓天道刚健。亦用以称帝王的刚健决断。语出《易·杂卦》:“《乾》刚《坤》柔。”《汉书·谷永传》:“陛下诚深察愚…
争辉 [ zhēng huī ]
光彩互相辉映。《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两岸柳阴夹道,隔湖画阁争辉。」《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诸灯上下争辉,…
出震 [ chū zhèn ]
八卦中的“震”卦位应东方。出震,即出于东方。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伏惟陛下出震等於 勛 华 ,鸣谦同…
二位 [ èr wèi ]
(一)、犹言二人。《左传·襄公十四年》:“鍼 曰:‘此役也,报 櫟 之败也。役又无功,晋 之耻也。吾有二位于戎路,敢…
世爻 [ shì yáo ]
汉 京房 《易》学术语。 京 氏 分八卦为八宫,每宫以一纯卦(八卦之重卦)统七变卦(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
无妄 [ wú wàng ]
(一)、指《易》卦“无妄”。(二)、谓邪道不行;不敢诈伪。(三)、指灾祸变乱。(四)、意外;不期然而然。(五)、《易…
八索 [ bā suǒ ]
(一)、古书名。后代多以指称古代典籍或八卦。《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 [ sān fén ]
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 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
鬼门 [ guǐ mén ]
(一)、迷信传说的鬼进出之门;通往阴间之门。(二)、古关名,即鬼门关。(三)、即鬼门道。(四)、阴阳家语。阴阳家谓西…
荀爽 [ xún shuǎng ]
荀爽(128~190),字慈明,又名諝;荀淑之子。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称道曰:「可…
九宫 [ jiǔ gōng ]
◎ 九宫 jiǔgōng[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宫调详细解释(1).术数家…
驱鬼诗 [ qū guǐ shī ]
驱鬼诗 -简介 最近,在网上流传了一首唐诗驱鬼,作者为李白,其中判定了360与腾讯之争的结果,按藏头诗的规矩写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