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戏 [ xué xì ]
谓学习武艺。戏,角力。 北周 王褒 《从军行》之一:“讲戎 平乐观 ,学戏羽林亭。”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属赖 [ shǔ lài ]
犹依托,依靠。《魏书·崔光传》:“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则率土属赖,含生仰悦矣。”《资治通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xué rán hòu zhì bù zú,jiào rán hòu zhī kùn ]
1,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道举 [ dào jǔ ]
以道家学说课试取士。始于 唐玄宗 开元 二十九年。唐 高彦休《高阙史·太清宫玉石像》:“明皇 朝,崇尚 元元圣主 之…
遐邻 [ xiá lín ]
远方的邻国。 汉 李尤 《平乐观赋》:“乃设平乐之显观,章秘瑋之奇珍,习禁武以讲捷,厌不羈之遐邻。”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 zǔ shù yáo shùn,xiàn zhāng wén wǔ ]
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张弛有道 [ zhāng chí yǒu dào ]
名句原文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玄卿大帝 [ xuán qīng dà dì ]
指道教所奉的玄武神。前蜀杜光庭《张道衡常侍还愿醮词》:“诣北斗七元之殿,当玄卿大帝之前,虔备醮坛。”参见“玄武”。
常州画派 [ cháng zhōu huà pài ]
清 武进 人 恽格 首创,以没骨法写生,一洗时习,海内学者宗之,时号常州画派。
文觌武匿 [ wén dí wǔ nì ]
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不习 [ bù xí ]
不取。《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牋》:「不习孙吴,遘兹神武。」不熟悉、不习惯。《三国演义.第四五回》:「曹军大半是青…
摄辅 [ shè fǔ ]
摄政辅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 尧 舜 子之 之禪让, 汤 武 楚项 之放伐, 周公 莽 操 之摄辅,谩…
崇文 [ chóng wén ]
(1).谓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唐 李暠 《…
营道 [ yíng dào ]
研习道艺。《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孔颖达 疏:“营道同术者,谓经营道艺同齐於术……营道同术,据所…
閲武 [ yuè wǔ ]
讲习武事。《晋书·虞溥传》:“溥 从父之官,专心坟籍。时疆埸閲武,人争视之,溥 未尝寓目。”《宋史·礼志二四》:“閲…
学仙 [ xué xiān ]
(一)、亦作“学僊”。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二)、见“学仙”。
利舸 [ lì gě ]
轻快之舟也。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轻舠利舸,便习者多。」
道閤 [ dào gé ]
专供研习道学(理学)之房舍。 宋 孔平仲 《郡名诗呈吕元钧》:“道閤接谈宾,文房散书帙。”
三武 [ sān wǔ ]
(一)、星名。(二)、北魏道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的合称。他们皆禁佛教,令僧尼还俗,佛家称为“三武之难”。
刘渊 [ liú yuān ]
人名。(公元?~310)字元海,匈奴人。读古书,习武艺,文武兼修。乘西晋八王之乱时,起兵反晋,攻入太原,据河东之地,…
武健 [ wǔ jiàn ]
(1).勇武刚健。《史记·酷吏列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明史·佞幸传…
武节 [ wǔ jié ]
(一)、古代将帅凭以专制军事的符节。(二)、武德。使用武力应遵循的道义准则。(三)、勇武之气节;尚武的精神。
司马谈 [ sī mǎ tán ]
人名。(?~公元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司马迁之父。习道家之言,建元、元封间仕为太史令,愍学者不达…
顺习 [ shùn xí ]
(1).慎重和善貌。顺,通“ 慎 ”。《诗·周颂·执竞》“降福简简,威仪反反” 汉 郑玄 笺:“反反,顺习之貌。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