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借书 [ sòng lián jiè shū ]
稽质 [ jī zhì ]
查证。 明 宋濂 《诸子辩》:“第以家当屡徙之,餘书无片牘可以稽质。”
伟气 [ wěi qì ]
非凡的气概。 明 宋濂 《礲硿子碣》:“ 礲硿子 ,少有伟气,学书未成,舍去,攻医以药人。” 明 宋濂 《题宗忠简公…
元史 [ yuán shǐ ]
书名。明宋濂等撰。二百一十卷。濂为明初大儒,但不懂蒙古文,时赖译述,故元史不免芜杂缺略,为诸史中疏失最多者。
锲梓 [ qiè zǐ ]
谓刻版印刷。 明 宋濂 《<葬书新注>序》:“ 彦渊 既鍥梓以传,復介学子 刘刚 请余序。”
旛帜 [ fān zhì ]
旗帜。 明 宋濂 《燕书》之三十:“谋夫孔多,可伐者一也;矛戟銛利、旛帜精明,可伐者二也。”
浮缛 [ fú rù ]
铺张华丽。 明 宋濂 《故鄱阳刘君墓志铭》:“喜读书,积至数千卷,为文辞贵理胜,不尚浮縟。”
渊慤 [ yuān què ]
深厚笃实。明 宋濂《诸子辩·聱隅子》:“是书文虽高简,体实渊慤,诚可上继 孟 氏,非餘子比也。”
秘草 [ mì cǎo ]
暗自打草稿。明 宋濂《跋褚士文书四箴后》:“实之 号 臞轩,读书五行俱下,终身不忘,为文未尝祕草。登 嘉定 十年进士…
借书一痴 [ jiè shū yī chī ]
一痴,为一瓻之譌。借书归还时送一瓶酒为谢礼也。《闻见录》:「俗语借书与人为一痴,还书为一痴,尝疑,借书还书,理也,何…
凉落 [ liáng luò ]
衰落。 明 宋濂 《元故秘书著作郎芳洲先生萧府君阡表》:“诸弟有凉落不振者三,皆分财析产以为养。”
洪武正韵 [ hóng wǔ zhèng yùn ]
书名。明洪武中乐韶凤、宋濂、王僎等奉敕撰,十六卷,宋濂为之序。大旨斥沈约为吴音,一以中原之韵更正其失,并平上去三声,…
周敦颐 [ zhōu dūn yí ]
人名。(公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着《太极图说》及《通书》,为宋理学之开山祖,二…
斁败 [ yì bài ]
败坏。 明 宋濂 《诸子辩》:“不幸其书盛传,世之乐放肆而惮拘检者……遂至礼义陵迟,彝伦斁败,卒踣人之家国,不亦悲夫…
餫饟 [ yùn xiǎng ]
运送粮饷。《宋史·五行志五》:“﹝ 绍兴 ﹞二年春,两 浙 、 福建 饥,米斗千钱。时餫饟繁急,民益囏食。” 明 宋…
轩露 [ xuān lù ]
显露。 元 柳贯 《商学士画云壑招提歌》:“ 商侯 胸有羣玉府,借酒时时一轩露。” 明 宋濂 《阅江楼记》:“千载之…
谏函 [ jiàn hán ]
谏书的封函。借指谏书。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投顙触諫函,献言何耿介!”
凭城借一 [ píng chéng jiè yī ]
凭城借一(憑城借一) 背城借一。谓与敌决一死战。《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
太学 [ tài xué ]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即国学观太学。——《后汉书·张衡传》诸生学于太学。&mdas…
蹈矩循彠 [ dǎo jǔ xún yuē ]
同“蹈矩循规”。明宋濂《佛慧圆明无边广照普利大禅师塔铭》:“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輒成诵,出入蹈矩循彠,有若成人。”
垂宪 [ chuí xiàn ]
垂示法则。《书·蔡仲之命》:“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晋书·后妃传序》:“是以哲王垂宪,尤重造舟之礼…
蹑尘 [ niè chén ]
借指旅程。《宋书·谢晦传》:“我谋战而不克,彼继奔其躡尘。”
左揆 [ zuǒ kuí ]
左丞相。唐 元稹《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奉常正秩,左揆兼荣。”明 宋濂《题周益公所藏欧阳公遗墨后》:“﹝ 淳熙 …
伊洛之学 [ yī luò zhī xué ]
指宋程颢、程颐的理学。程氏兄弟洛阳人,讲学伊洛之间,故称。《宋史·隐逸传下·刘勉之》:“时蔡京用事,楚止毋得挟元祐书…
周张程朱 [ zhōu zhāng chéng zhū ]
宋代濂关洛闽四派理学家周敦颐、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的合称。宋叶采《进<近思录>表》:“儻於宫庭朝夕之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