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踏歌 [ wén rén tà gē ]
踏踏 [ tā tà ]
(一)、亦作“蹋蹋”。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前蜀 贯休《轻薄篇》之二:“谁家少年,马蹄蹋蹋。”元 关汉卿《哭存孝》…
足踏实地 [ zú tà shí dì ]
zú tā shi dì 足踏实地(足踏實地) 犹言脚踏实地。 徐铸成 《报海旧闻》五一:“所有有灵魂的人,都应足踏…
怒嗔 [ nù chēn ]
发怒。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四:“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宋 苏辙 《秋稼》诗:“县符星火杂鞭箠,解衣乞与犹…
歌人 [ gē rén ]
歌唱者。《梁书·羊侃传》:“敕賚歌人 王娥儿 ,东宫亦賚歌者 屈偶之 ,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 唐 李廓 《长安少…
将欲 [ jiāng yù ]
将要;打算。《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墨子·非攻下》:“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唐 李白 《…
囊玛 [ náng mǎ ]
舞名。藏族古典宫廷歌舞。《囊玛》意为室内歌舞,早期仅供达赖喇嘛及宫廷贵族阶层享有,后逐渐丰富发展成为一种由民间艺人表…
鹦歌 [ yīng gē ]
即鹦哥。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陇州鹦歌》:“家人得鸚歌,忽语家人曰:‘鸚歌数日来,甚思量乡地。’”参见“ 鸚哥 ”…
悼歌 [ dào gē ]
追念哀悼死者的哀歌。如:「他作了首悼歌追念亡妻,词曲动人,闻之鼻酸!」
怅慨 [ chàng kǎi ]
惆怅感慨。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六州歌头》:“《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之,闻其歌使人悵…
耍青 [ shuǎ qīng ]
踏青。 明 朝时 北京 人对端午郊游的俗称。《日下旧闻考·风俗·五月》引 明 胡胤嘉 《柳堂遗集》:“都人以五日游为…
踏浪 [ tà làng ]
踩踏波浪;浮跃水面。多形容游水技术高超。唐 顾况《露青竹杖歌》:“曲江 昆明 洗刷牵,四蹄踏浪头枿天。”明 田汝成《…
歌泣 [ gē qì ]
歌亦泣;可歌可泣。唐 白居易《夜闻歌者》诗:“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七○:“少年哀乐过…
踏踏实实 [ tā tā shi shí ]
非常实际,一点也不浮躁。指不做出某种炫耀的显示的行为;或没有空虚的没有必要的显示,特别是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羡慕或妒…
摧捽 [ cuī zuó ]
挫伤。 唐 李贺 《送沉亚之歌》:“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于蒍于 [ yú wěi yú ]
乐曲名。唐、元德秀作。《唐书·元德秀传》:「德秀唯遣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蒍于〉。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
莲唱 [ lián chàng ]
采莲人的歌声。 唐 武元衡 《送寇侍御》诗:“莲唱葡萄熟,人烟橘柚香。”《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时闻菱歌莲唱,应…
弦歌宰 [ xián gē zǎi ]
《论语·阳货》:“子 之 武城,闻弦歌之声。”朱熹集注:“时 子游 为 武城 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后以…
蓝采和 [ lán cǎi hé ]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南唐 沉汾《续神仙传》载:蓝采和 常着破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
跋浪 [ bá làng ]
破浪;踏浪。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积水潭》…
迸笋 [ bèng sǔn ]
破土猛长的竹笋。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堦踏还出。”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踏狗尾 [ tà gǒu wěi ]
方言。谓跟在他人后面沾便宜。多用于男女私情。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粗挟细踏狗尾的但风闻,这东西一…
声党 [ shēng dǎng ]
唐 宋 时称擅长歌唱者。 唐 沉亚之 《歌者叶记》:“而轂下声家闻其能,咸与会唱。次至 叶 ,当引弄,及举音,则弦工…
回波乐 [ huí bō lè ]
唐 教坊曲名。又舞曲名,词牌名。 北魏 尒朱荣 曾与左右连手踏地歌唱《回波乐》,歌辞久佚。其曲调至 唐 入大曲。现存…
调按 [ diào àn ]
调弄按抚(管弦);演奏。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二:“士人 江衍 謁祠下,夜梦往溪南之神宇,闻歌声,閽者止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