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 [ yī zì ]
(一)、一个字。汉 王充《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经典释文 [ jīng diǎn shì wén ]
书名。唐陆德明撰,三十卷。采辑群经音义及文字异同,为研读经传的重要典籍,列入老庄而缺孟子,与一般经籍的范围略有不同,…
經典釋文 [ jīng diǎn shì wén ]
书名。唐陆德明撰,三十卷。采辑群经音义及文字异同,为研读经传的重要典籍,列入老庄而缺孟子,与一般经籍的范围略有不同,…
内书 [ nèi shū ]
(1).指方术及释道诸书。《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魏略》:“﹝ 扈累 ﹞昼日…
三体 [ sān tǐ ]
(一)、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
顔体 [ yán tǐ ]
唐 书法家 颜真卿 的字体风格。其书法初学 褚遂良,后学 张旭 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
朱丝栏 [ zhū sī lán ]
织有红格的绢帛或画有红格的纸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又 宋 亳 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朱丝栏,…
逸字 [ yì zì ]
(一)、指草书字。《宣和画谱·刘正夫》:“正夫 喜书学,多作行法……晚年间作逸字,独藏于家。”(二)、谓散逸的诗文。…
通俗文 [ tōng sú wén ]
书名。汉服虔撰,一卷。内容主要训释经史用字。《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有着录。原书已佚,仅散见于汉书注、文选注、唐宋…
悬针 [ xuán zhēn ]
(1).书法中称竖画的名词之一。凡竖画下端出锋的,其锋如针之悬,故称“悬针”。《隋书·经籍志一》:“ 汉 时以六体教…
三体石经 [ sān tǐ shí jīng ]
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帝诏令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参校,称为「三体石经」。三国魏废帝正始二年(公…
回鹘文 [ huí gǔ wén ]
回鹘 人采用粟特文字母创制的文字。属音素文字类型。主要通行于今 吐鲁番盆地 及中亚 楚河 流域。字母分字头、字中、字…
碑牓 [ bēi bǎng ]
亦作“碑榜”。碑碣牌匾。亦指写在碑碣或牌匾上的字或文章。《周书·艺术传·赵文深》:“文深 少学楷隶……雅有 钟 王 …
爨宝子碑 [ cuàn bǎo zǐ bēi ]
东晋碑。额题为《晋故振威建宁太守爨府君碑》。据碑文,知为爨宝子墓碑。大亨四年(实为义熙元年,即公元405年)立。清乾…
皇览 [ huáng lǎn ]
书名。三国魏刘劭、王象等奉敕所撰,四十余部,约八百余万字。因整理五经群书,将其分类成篇,以供皇帝阅读,故称为「皇览」…
鮮于樞 [ xiān yú shū ]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民,又号虎林隐史、寄直老人等。曾寓居扬州,三十六岁为行台掾,不久改任岭…
古义 [ gǔ yì ]
(一)、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二)、古书的义理。(三)、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四)、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
翁方纲 [ wēng fāng gāng ]
清代书法家、金石学家、诗人。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左迁鸿胪寺卿。…
篆字 [ zhuàn zì ]
(1).篆体字。《晋书·卫恒传》:“ 秦 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任嘏 [ rèn gǔ ]
三国魏人,旐之子,字昭先。年十四始学,三年诵五经皆究其义。文帝时,官黄门侍郎,累迁河东太守,所在化行。见《后汉书·卷…
三宿恋 [ sān xiǔ liàn ]
佛教语。《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李贤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
恒象 [ héng xiàng ]
经常出现的某些预示吉凶的天象。《左传·昭公十七年》:“天事恆象,今除於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杜预 注:“…
谯周 [ qiáo zhōu ]
人名。(公元201~270)字允南,三国广安人。精研天文学,曾仕蜀汉,为光禄大夫,降魏后,封阳城亭侯。着有《法训》、…
三长 [ sān cháng ]
(一)、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魏书·高祖纪下》:“初立党、里、邻三长,安民户籍。”《魏书·…
俞樾 [ yú yuè ]
人名。(公元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为清代学者。道光进士,官编修,治经学,旁及诸子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