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旗 [ wǔ zhàng qí ]
(一)、杆高五丈的旗。(二)、借指帅旗。
旗杆高 [ qí gān gāo ]
中幡 [ zhōng fān ]
杂技的一种,表演时舞弄顶上有幡的高大旗杆。
半旗 [ bàn qí ]
指旗杆上的旗的位置,在旗杆顶部以下约在中部但不必在正中间的某点。
升旗 [ shēng qí ]
把国旗、军旗等慢慢地升到旗杆顶上:升旗仪式。
下半旗 [ xià bàn qí ]
先将国旗升至杆顶,再降至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的地方,是表示哀悼的礼节。也说降(jiàng)半旗。
画荆 [ huà jīng ]
指有画饰的旗杆。
旗幅 [ qí fú ]
一面伸开的旗子从旗杆算起的长度。
旗杆 [ qí gān ]
悬挂旗子用的杆子。
飘扬 [ piāo yáng ]
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彩旗飘扬好像在一股气流中飞扬或招展她飞跑起来,外衣在身后飘扬风搅动而摆动一面旗帜在高高的旗杆上…
翠旄 [ cuì máo ]
杆顶饰以翠羽的旗帜。
匹马一麾 [ pǐ mǎ yī huī ]
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定风旗 [ dìng fēng qí ]
装在桅杆上测定风向的旗子。
道旗 [ dào qí ]
又名路旗、灯杆旗。一般是指安置于道路两侧、活动场馆附近的路灯灯杆等物体上的广告、宣传媒体。属于户外广告媒体的一种。
旗旄 [ qí máo ]
亦作“旂旄”。注犛牛尾于杆首的旌旗,军将所建。
忽悠 [ hū you ]
晃动:旗杆叫风吹得直忽悠。渔船上的灯火忽悠忽悠的。
旗枪 [ qí qiāng ]
(一)、亦作“旗鎗”。旗与枪。战争的工具。(二)、旗杆端。(三)、绿茶名。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
竖旗杆 [ shù qí gān ]
科举时代,秀才成为贡生以后,在宗祠或家宅前面竖根旗杆,以示荣耀。
杠首 [ gàng shǒu ]
旗杆的顶端。《礼记·檀弓上》“绸练设旐 夏 也” 唐 孔颖达 疏:“又韜盛旌旗之竿以素锦,於杠首设长寻之旐,此则 夏…
鎞首 [ bī shǒu ]
旗杆顶上的尖物。形如箭镞。《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 刘信 ﹞望牙旗鎞首百步,谓 昭文 曰:‘一发而中……’…
挺秆 [ tǐng gǎn ]
方言。高粱茎杆顶端长穗的一节。 梁斌 《红旗谱》十:“到了家, 运涛 立刻吩咐 春兰 、 江涛 、 二贵 ,去撧秫秸…
秫秸杆 [ shú jiē gǎn ]
去掉穗的高粱杆。
撑杆 [ chēng gān ]
撑杆跳高用的长杆子,用竹子、合金或玻璃钢等制成。
危樯 [ wēi qiáng ]
(一)、高的桅杆。(二)、指帆船。
秫秸秆 [ shú jiē gǎn ]
去掉穗和叶子的高粱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