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之书 [ fén shū zhī shū ]
燔书阬儒 [ fán shū kēng rú ]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焚书 [ fén shū ]
也叫《李氏焚书 》。明末李贽著。作者蔑视孔孟,估计此书会遭到统治者“焚而弃之”,故名。共六卷。包括书答、杂述、史评及…
焚典坑儒 [ fén diǎn kēng rú ]
焚典坑儒 见“ 焚书坑儒 ”。
秦灰 [ qín huī ]
(一)、指秦朝宫殿为项羽焚烧而成的灰烬。(二)、指秦始皇所烧书籍的灰烬。(三)、指秦始皇焚书之火。
坑儒焚书 [ kēng rú fén shū ]
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焚弃 [ fén qì ]
(1).烧毁去除。《魏书·敬宗孝庄帝纪》:“詔以前朝勋书多窃冒,宜一切焚弃之。”《文选·应璩<百一诗>》 李善 题解…
焚黄 [ fén huáng ]
旧时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庙祖墓,告文用黄纸书写,祭毕即焚去,谓之焚黄。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
焚阬 [ fén kēng ]
阬,焚阬,即焚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喻残毁文明。
怪憾 [ guài hàn ]
责怪与不满。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书》:“更有一种,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恐览者或生怪憾,故名曰《焚书》,言其当焚…
焚坑 [ fén kēng ]
见“焚书坑儒”。
五厄 [ wǔ è ]
指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即:秦始皇 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 末年,长安 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
儛书 [ wǔ shū ]
焚书而舞。语出《韩非子·喻老》:“王寿 负书而行,见 徐冯 於固涂,冯 曰:‘……书者言也,言生於知,知者不藏书。今…
雉头裘 [ zhì tóu qiú ]
以雉头羽毛织成之裘。借指奇装异服。《晋书·武帝纪》:“太医司马 程据 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於殿前。”…
瑕咎 [ xiá jiù ]
过失,罪过。 前蜀 杜光庭 《胡璠尚书地网醮词》:“注延生之籙,锡以福祥;焚积罪之书,赦其瑕咎。”
坑焚 [ kēng fén ]
指 秦始皇 焚书坑儒。
祖龙一炬 [ zǔ lóng yī jù ]
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
灭学 [ miè xué ]
消灭学术。指 秦始皇 焚书坑儒。
营寺 [ yíng sì ]
指文武官署。《后汉书·董卓传》:“ 长安 遭 赤眉 之乱,宫室营寺焚灭无餘。”
焚骸 [ fén hái ]
烧身。《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
焚舟破釜 [ fén zhōu pò fǔ ]
焚舟破釜 犹破釜沉舟。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宋书·…
祖龙之虐 [ zǔ lóng zhī nüè ]
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浄院 [ jìng yuàn ]
寺院。唐 姚合《寄灵一律师》诗:“焚书钞律千餘纸,浄院焚香独受持。”明 唐顺之《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诗之二:…
焚草 [ fén cǎo ]
(1).焚烧茅草。 唐 李华 《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採花为供。”(2).烧掉奏稿,以示谨密。《宋书…
烟炀 [ yān yáng ]
谓焚烧而成为灰烬。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民百万而囚虏,书千两而烟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