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罪 [ wǔ zuì ]
五种过失或罪恶。
五逆罪 [ wǔ nì zuì ]
(一)、佛教谓五种将招致堕无间地狱报应的恶业大罪。(二)、泛指各种逆伦之罪。
小罪 [ xiǎo zuì ]
不入于五刑的罪。亦泛指小的罪行。
五隷 [ wǔ lì ]
指 周 代的五种奴隶。《周礼·秋官·司隶》:“司隶,掌五隶之法。” 郑玄 注:“五隶,谓罪隶、四翟之隶也。”罪隶,因…
五隶 [ wǔ lì ]
指 周 代的五种奴隶。《周礼·秋官·司隶》:“司隶,掌五隶之法。” 郑玄 注:“五隶,谓罪隶、四翟之隶也。”罪隶,因…
五过 [ wǔ guò ]
(一)、古代刑法规定可以宽恕的五种罪过。(二)、五种过失。
罪孥 [ zuì nú ]
罪犯的家属。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五章五:“他 谭复生 竟敢包庇叛逆,窝藏罪孥,还算是什么朝廷新贵,皇上近臣!”
刑舂 [ xíng chōng ]
古代对妇女犯罪施用的五刑之一。
杖罪 [ zhàng zuì ]
应判杖刑的罪行。《隋书·刑法志》:“凡死罪枷而拲,流罪枷而梏,徒罪枷,鞭罪桎,杖罪散以待断。”《唐律疏议·名例一·该…
五逆 [ wǔ nì ]
见“ 五逆罪 ”。英文翻译1.【医】five adverse syndrome;five deteriorated …
下附 [ xià fù ]
附于下也。《礼记·服问》:「传曰:『罪多而刑五,丧多而服五,上附下附,列也。』。」
同犯 [ tóng fàn ]
◎ 同犯 tóngfàn[accomplice] 一起作案的一伙人英文翻译1.pal详细…
白冠厘缨 [ bái guān lí yīng ]
用兽尾作缨的白帽。古代大夫触犯五刑,则戴之,表示自己有罪。《孔子家语·五刑》:“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
五流 [ wǔ liú ]
谓对犯五刑之罪者从宽处理,施以流放之罚。
出金 [ chū jīn ]
拿出钱来。《书经.吕刑》:「正于五罚」句下汉.孔安国.传:「不简核,谓不应五刑,当正五罚,出金赎罪。」
咎罪 [ jiù zuì ]
(1).罪过。《书·说命中》“惟 説 不言有厥咎” 孔 传:“王能行善,而 説 不言,则有其咎罪。”(2).犹得罪。…
上附下附 [ shàng fù xià fù ]
附于上与附于下也。《礼记·服问》:「传曰:『罪多而刑五,丧多而服五,上附下附列也。』。」
五罚 [ wǔ fá ]
对罪不当五刑者处以相应的五种赎金,称为五罚。凡不足墨刑者罚百锾;依次鼻,二百锾;剕,五百锾;宫,六百锾;大辟,千锾。
袭侵 [ xí qīn ]
出其不备地入侵。《国语·晋语五》:“大罪伐之,小罪惮之,袭侵之事陵也。” 韦昭 注:“轻曰袭,无钟鼓曰侵。陵,以大陵…
迷天大罪 [ mí tiān dà zuì ]
迷天大罪 极大的罪恶。迷,通“ 弥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你女儿做下迷天大罪,到来我府前叫屈!”《水浒传》…
隐慝 [ yǐn tè ]
别人不知的罪恶,不可告人的罪恶。《左传·僖公十五年》:“震 夷伯 之庙,罪之也,於是 展氏 有隐慝焉。”孔颖达 疏:…
臧汙 [ zāng wū ]
贪污。《后汉书·徐璆传》:“又奏五郡太守及属县有臧污者,悉徵案罪,威风大行。”《后汉书·陈宠传》:“ 林 卒被用,而…
难化三机 [ nán huà sān jī ]
教化济度无望之三种恶机也,即谤大乘与五逆罪及一阐提。
钧分 [ jūn fēn ]
一钧半,合四十五斤。《管子·小匡》:“小罪入以金钧分,宥薄罪入以半钧。” 郭沫若 等集校:“分者半也,‘钧分’或‘金…
窝逃 [ wō táo ]
窝藏逃犯。《清会典·刑部五·督捕清吏司》:“凡窝逃之罪,减逃者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