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银 [ kè yín ]
(一)、税金。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年应抽解课银二万四千一百一十四两零,载在《户部则例》。”《二十…
盐课银 [ yán kè yín ]
征收盐课所得的银子。《明史·食货志四》:“ 万历 时与 洪武 同。盐行境内,岁入太仓盐课银三万五千餘两。”亦省称“ …
银课 [ yín kè ]
犹赋税。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正统 年间,闽 浙 俱採办银课,豪猾贪利,互相杀夺。”
盐银 [ yán yín ]
见“盐课银”。
课子 [ kè zǐ ]
(一)、税银。(二)、督教儿子读书。(三)、锞子。课,通“錁”。金银小锭。
腹引 [ fù yǐn ]
清 代在内地贩卖茶、盐的行商执照。《清会典事例·户部·茶课》:“腹引、边引、土引,每引各徵课银一钱二分五釐;腹引每引…
支措 [ zhī cuò ]
支撑筹办。明 张居正《与荆南道府二公》:“况先年议有废州县课银,近日两院又奏留存积粮银,目前尚可支措,俟明岁再议未晚…
加斤课银 [ jiā jīn kè yín ]
胡伦课 [ hú lún kè ]
指整锭的银子。元 石德玉《紫云庭》第三折:“俺娘则是个敲郎君置过活,他这几年间衠儹下胡伦课。”
帑银 [ tǎng yín ]
国库中的银子。《宋史·食货志上六》:“孝宗 隆兴 二年秋,霖雨害稼,出内帑银四十万两,变糴以济民。”《明史·河渠志六…
五课 [ wǔ kè ]
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商科 [ shāng kē ]
与商业有关的课程。商学院所属各科皆属之,包括银行、会计、统计、保险、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交通管理及其他各学系。
复课 [ fù kè ]
停课或罢课后恢复上课。
课外 [ kè wài ]
学校上课以外的时间:课外作业。课外活动。课外辅导。
公共课 [ gōng gòng kè ]
指任何专业的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如中国高等院校规定的公共课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体育课、劳动课等。
上课 [ shàng kè ]
老师在学校里讲课;学生听老师讲课星期五不上课去教室听讲学校开课学校一星期上课五天
替课族 [ tì kè zú ]
课族替课情况
讲课 [ jiǎng kè ]
讲授功课:他在我们学校讲课。上午讲了三堂课。
课马 [ kè mǎ ]
牝马。课,同“ 騍 ”。 宋 孔平仲 《珩璜新论》:“俗呼牝马为课马,出《唐六典》。凡牝四游五课,羊则当年而课之。课…
课程结构 [ kè chéng jié gòu ]
「课程」一词有许多定义,反映课程学者以课程不同的层面来界定课程。完整的课程概念包含了学科、经验、目标、计划等。学…
新课 [ xīn kè ]
(一)、新征的赋税。(二)、新的工作或活动。(三)、新设的课程;新授的课题。如:这学期增加了两门新课。如:每节课都要…
工课 [ gōng kè ]
学习的课程。同功课。
跷课 [ qiāo kè ]
旷课。如:「老师们为防止学生跷课,每堂课必点名。」
运作的课程 [ yùn zuò de kè chéng ]
Operational Curriculum古德拉(J. Goodlad)为了厘清课程决定的各层次关系和说明课程概念…
支查 [ zhī zhā ]
计算稽查。《元典章·户部六·住罢银钞铜钱使中统钞》:“仍听於中书户部及各处转运司预买 至大 五年盐引,挨次支查,其餘…
【词语拼音】kè yín
【词语解释】(一)、税金。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年应抽解课银二万四千一百一十四两零,载在《户部则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每觔场价不过七八文,课银不过三釐多;运到 汉口,便每觔要卖五六十文不等。”《清史稿·食货志四》:“命 长芦、两淮 每引加五十斤,免纳课银。”
(二)、锞银,银锭。课,用同“錁”。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暗寄课银五百锭在老友 李茂卿 处,与男 扬州奴 困穷日使用。”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有夫 李德昌,将带资本课银一十锭,贩 南昌 买卖,前去一年,并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