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泻 [ zhù xiè ]
犹排泄。
写注 [ xiě zhù ]
倾泻流注。
一泻万丈 [ yí xiè wàn zhàng ]
一 泻 万 丈解释写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泻:向下流。同“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
悬河注水 [ xuán hé zhù shuǐ ]
悬河注水(懸河注水) 见“ 悬河泻水 ”。
泻注 [ xiè zhù ]
倾注。
水泄 [ shuǐ xiè ]
泻下如稀水,似水下注。
绠縻 [ gěng mí ]
(一)、绳索。(二)、喻雨水泻注貌。
悬河泻火 [ xuán hé xiè huǒ ]
悬河泻火(懸河瀉火) 见“ 悬河注火 ”。
下注 [ xià zhù ]
(一)、向下流泻。(二)、下赌注,赌博时押下所赌的钱。
泻水著地 [ xiè shuǐ zhuó dì ]
水倾泻在地上,随地势而流注。比喻只能任其自然。
泄注 [ xiè zhù ]
腹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者即泄注,腹中虚。”
倾波 [ qīng bō ]
倾泻的水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赣川 石阻,水急行难,倾波委注,六十餘里。”
泄下 [ xiè xià ]
水泻,腹泻。
悬河泻水 [ xuán hé xiè shuǐ ]
悬河泻水(懸河瀉水) 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奔放。《晋书·郭象传》:“太尉 王衍 每云:‘听 象 语,如悬河泻水,注…
灌澍 [ guàn shù ]
灌注,流泻。澍,通“ 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顶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为二十八…
补写 [ bǔ xiě ]
亦作“ 补泻 ”。补益与疏泻。中医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症;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素问·脉要精微…
牛唇 [ niú chún ]
草名。即泽泻。《尔雅·释草》:“藚,牛脣。” 郭璞 注引 毛 传:“水蕮也。” 陆玑 疏:“今泽蕮也,其叶如车前草大…
禹孙 [ yǔ sūn ]
药草名。泽泻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泽泻》:“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 禹 能治水,故曰禹孙。”
牛脣 [ niú chún ]
草名。即泽泻。《尔雅·释草》:“藚,牛脣。”郭璞 注引 毛 传:“水蕮也。”陆玑 疏:“今泽蕮也,其叶如车前草大。”…
一泻百里 [ yī xiè bǎi lǐ ]
一泻百里(一瀉百里) 见“ 一泻千里 ”。
泽泄 [ zé xiè ]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缓泻 [ huǎn xiè ]
用性质缓和的泻药或减少泻药用量的方法泻下通便
下泻 [ xià xiè ]
(一)、(水流)急速地往下流:下泻不畅。汇率一路下泻。(二)、指腹泻。
输泻跳蹙 [ shū xiè tiào cù ]
泻:很快地流;蹙:紧迫。形容水流湍急,一泻千里。
洞泄 [ dòng xiè ]
(一)、见“洞泄”。(二)、亦作“洞洩”。洞泻,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