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保 [ biān bǎo ]
犹边防。 宋 宋祁 《贺吕待制启》:“至于边保盈虚,士夫臧否,料敌人有以进退,繫今日所以安危,必为上言,以救时弊。”
守卫 [ shǒu wèi ]
防守保卫:守卫边疆。
边令 [ biān lìng ]
(一)、用以保卫边疆的禁令、纪律。(二)、边地县份的县令。
捍御 [ hàn yù ]
保卫;抵御:捍御边疆。捍御外侮。
保境息民 [ bǎo jìng xī mín ]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藩表 [ fān biǎo ]
(一)、谓保卫国家的重臣。(二)、边疆要地。
保捷 [ bǎo jié ]
宋 代禁军之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保捷》:“ 咸平 四年九月,詔 陕西 缘边州军兵士,先选中者,并升…
守护 [ shǒu hù ]
看守保护:守护仓库。战士们日夜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保护价格 [ bǎo hù jià gé ]
为保护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由国家制定一定限额(上限或下限)并确保其实现的价格。例如,为保护农民利益,对农产品规定最…
被池 [ bèi chí ]
为保持被子盖在上身的一头不沾汗垢而缝上的布帛。池,边饰。
泷吏 [ lóng lì ]
(一)、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二)、指唐韩愈的《泷吏》诗。
炕围子 [ kàng wéi zǐ ]
炕边的糊墙纸或护墙布等物,起装饰和保护作用。如:红炕围子。
边防部队 [ biān fáng bù duì ]
在边疆驻守并执行军事任务的军队。世界上多数国家编有边防部队,但名称和编制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
边户 [ biān hù ]
居住边地的人家。宋 欧阳修《边户》诗:“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宋史·蔡挺传》:“夏 人大入,挺 尽敛边户入保,…
收保 [ shōu bǎo ]
古代边境上设置的兼有储藏物资和防卫作用的小城堡。保,通“堡”。
团结一致 [ tuán jié yī zhì ]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边,并且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放坡 [ fàng pō ]
为了防止土壁塌方,确保施工安全,当挖方超过一定深度或填方超过一定高度时,其边沿应放出的足够的边坡。这就是放坡。
长驾远驭 [ cháng jià yuǎn yù ]
长驾远驭(長駕遠馭) 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 清 龚自珍 《安边绥远疏》:“虽有长驾远驭之君,乘兵力之…
贫困线 [ pín kùn xiàn ]
贫穷困苦的边缘。政府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眼睑 [ yǎn jiǎn ]
眼睛周围能开闭的皮,边缘长着睫毛。眼睑和睫毛都有保护眼球的作用。通称眼皮。
保义 [ bǎo yì ]
唐 李德裕 任 剑南 节度使时,建精兵五军,其一军称保义。《新唐书·忠义传中·李德裕》:“率户二百取一人,使习战,贷…
护栏 [ hù lán ]
(一)、设置在路边或人行道与车道之间的铁栅栏。(二)、起保护作用的栏杆:草地周围有护栏。
畔衅 [ pàn xìn ]
边界争端。 清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立保护之约,适以开畔衅之阶,抚有用之财,填无厌之壑。”
跌跌冲冲 [ diē diē chōng chōng ]
同“跌跌撞撞”。艾明之《火种》第二章:“他极力屏住气,保持着清醒,托着小孩跌跌冲冲地朝池边扑去。”
边寄 [ biān jì ]
防守边疆的任务。唐 孙逖《授王斛斯太仆卿仍兼安西都护制》:“门下:安西 都护 王斛斯,将略称多,忠诚克著,顷膺边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