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鉴定 [ tóng jìng jiàn dìng ]
前車之鑒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阳鉴 [ yáng jiàn ]
(一)、亦作“阳鑑”。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铜镜。亦喻指光亮耀眼之物。(二)、见“阳鉴”。
青鉴 [ qīng jiàn ]
见“ 青鑑 ”。亦作“ 青鉴 ”。1.青铜镜;明镜。 南唐 李中 《赠夏秀才》诗:“明时儻有丹枝分,青鑑从他素髮新。…
罚铜 [ fá tóng ]
纳铜赎罪。 宋 司马光 《留韩吕札子》:“其人身为臺官,坐言事罚铜。”《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九年》:“帝以详定官 …
磨镜 [ mó jìng ]
磨治铜镜。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汉 刘向《列仙传·负局先生》:“负局先生 不知何许人,语似 燕 代 间人,常负…
照子 [ zhào zǐ ]
(一)、即铜镜。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古镜》:“鑑,照子。”《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民间所用照…
金燧 [ jīn suì ]
古代向日取火的铜制工具。形状像镜。《礼记·内则》:“左佩纷帨、刀、礪、小觿、金燧。” 郑玄 注:“金燧,可取火于日。…
以人为鉴 [ yǐ rén wéi jiàn ]
以人为鉴(以人爲鑑) 《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於水监,当於民监。’”於,以;监,通“ 鑑 ”,镜。《国语·…
陈宫镜 [ chén gōng jìng ]
南朝 陈后主 之妹 乐昌公主 与其夫太子舍人 徐德言 鉴于国将破不能相保,将一铜镜破作两半,人执其半,约他年正月望日…
照胆 [ zhào dǎn ]
(一)、相传 秦 咸阳宫 中有大方镜,能照见五脏病患。女子有邪心者,以此镜照之,可见胆张心动。见《南京杂记》卷三。后…
翠帘 [ cuì lián ]
緑色的帘幕。 唐 温庭筠 《定西番》词:“罗幕翠帘初捲,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鴈来稀。” 前蜀 韦庄 《谒金门》…
玉镜台 [ yù jìng tái ]
(一)、玉制的镜台。唐 杨炯《梅花落》诗:“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臺。”宋 葛立方《满庭芳·簪梅》词:“玉镜臺边试看,…
取水 [ qǔ shuǐ ]
(一)、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
柜坊 [ guì fāng ]
唐 宋 都市中代客保管金银财物的商铺。宋 时许多柜坊已成为游手无赖之徒销熔铜钱、进行赌博非法行为的场所。宋 苏轼《乞…
阳遂 [ yáng suì ]
(1).清畅通达貌。《文选·王褒<洞箫赋>》:“被淋洒其靡靡兮,时横溃以阳遂。” 李善 注:“阳遂,清通貌。言其声或…
红外线摄影 [ hóng wài xiàn shè yǐng ]
利用红外辐射线进行的摄影。通常使用红外线胶片和透红外滤光镜,但也有和荧光摄影相似的间接红外线摄影。由于红外线具有较强…
常物 [ cháng wù ]
(1).长久存在之物;固定不变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且荣位势力,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
掩心 [ yǎn xīn ]
(一)、护胸的铠甲。《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从荣 大惊,命取铁掩心擐之,坐调弓矢。”胡三省 注:“甲在胸前…
符策 [ fú cè ]
亦作“符册”。符契简策。《后汉书·董卓传》:“承 奉 军败,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皆弃其妇女、輜重、御物、符策典籍。…
物相 [ wù xiàng ]
具有相同成分和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各相之间有明显可分的界面,如:当空气是气相,盐水是液相,冰是固相…
曹休墓 [ cáo xiū mù ]
2010年5月17日,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在洛阳发布,曹操族子曹休墓在河南洛阳孟津县宋庄乡三十里铺村现。该墓葬位于邙山陵…
文物修复 [ wén wù xiū fù ]
文物修复是一门科学,它包含了很多学科和实用技术。在学科方面,有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鉴定学、金石学、金属工艺学、…
顷岁 [ qǐng suì ]
(1).近年。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顷岁以来,禎应四塞。”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臣又窃…
漏刻 [ lòu kè ]
(一)、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